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竞赛考试 > 国学知识竞赛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4 22:45:34

[填空题]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矣。

更多"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矣。"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这段文字重点是讲()。
A. 选人
B. 察人
C. 用人
D. 控人
[简答题]翻译: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填空题]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而已矣。”
[简答题]翻译: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单项选择]“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其涵义是()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单项选择]“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单项选择]“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一观点()。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单项选择]“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一观点是:()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单项选择]在古代中国的测评思想与方法中,诸葛亮提出的“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属于()
A. 实践鉴别法
B. 自然观察法
C. 反馈试探法
D. 民意考核法
[单项选择]孔子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从领导者自身修养的角度看,强调的是()
A. 注重协调气质和性格
B. 善于控制情绪
C. 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
D. 注重磨练意志
[判断题]孔子的“知人之学”指的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简答题]翻译: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单项选择]“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教学的()。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单项选择]“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性原则
C.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单项选择]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说明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原则。
A. 知行统一
B. 渗透熏陶
C. 集体教育
D. 因材施教
[单项选择]观察活动中,有的学生不仅观其表,而且观其内。这主要反映了观察力的()品质。
A. 目的性
B. 精确性
C. 全面性
D. 深刻性
[简答题]《个园记》中“盖以竹本固,君子见其本,则思树德之,先活其根;竹心虚,君子观其心,则思应用之务宏其量。”为何意?
[单项选择]孔子强调的“听其言而观其行”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所用的哪种方法?()
A. 实践锻炼法
B. 情感激励法
C. 自我管理法
D. 创新管理法
[填空题]……观其脉证,知犯何逆,()。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