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3 07:37:27

[简答题]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18年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甲公司2018年度有关金融工具相关业务及会计处理: (1)2018年3月1日,甲公司在综合考量自身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内外环境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购入的某种原料的价格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增长的状态。对此甲公司决定对6个月后需要购入的该原料采用卖出套期保值的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正式协议。 (2)甲公司管理层认为,在公司生产经营中会遇到风险,而经营中的风险来源于不同方面,可以选择的规避风险的套期保值工具也是多样的,比如即期合约、远期合约、期货、期权、互换以及各种组合型衍生品。公司应综合考虑风险来源、套期保值工具的特点、套期保值效果以及成本因素。选择结构简单、流动性强、风险可控的金融衍生工具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3)甲集团总会计师全权负责套期保值业务。鉴于集团总会计师负责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为减少协调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授权集团总会计师全权负责套期保值的决策及组织实施。 (4)甲公司有一项支付固定利息、收取浮动利息的互换合同,拟将其用于对该公司所发行的浮动利率债券进行套期。该互换合同的剩余期限为10年,而债券的剩余期限为5年。在这种情况下,甲公司将该互换合同剩余期限中某5年的互换合同公允价值变动指定为套期工具。 (5)甲公司发行了名义金额为人民币100元的优先股,合同规定,甲公司在4年后将优先股强制转换为普通股,转股价格为转股日前一工作日的该普通股市价。甲公司应将其发行的优先股划分为权益工具。 假定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1>?、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采用套期保值方式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管理层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3),判断甲公司的决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4>?、根据资料(4),判断甲公司的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5>?、根据资料(5),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更多"[简答题]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 2013 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甲公司 2013 年度下列有关金融工具业务及其会计处理事项; (1)2013 年 1 月 8 日,甲公司购入 A 公司股票,不能对 A 公司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A 公司股票具有活跃市场,甲公司根据公司管理意图和风险管理策略,将购入的 A 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扔持有该股票投资,对此,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当年应收的现金股利均计入了所有者权益。 (2)2013 年 10 月 14 日,甲公司因急需周转资金,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应收款保理合同。甲公司将应收 S 公司贷款 3000 万元转移给该商业银行,取得货币资金 2600 万元。根据合同约定,该商业银行到期无法从 S 公司收回全部贷款时,有权向甲公司追偿。对此,甲公司终止确认了对S 公司的应收账款。 (3)2013 年 12 月,甲公司持有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持续上涨,甲公司考虑到公司现存股权投资的收益不佳,于 2013 年 12 月 31 日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将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根据客观证据判断所拥有的某长期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该长期应收款项系甲公司于 2013 年 10 月 8 日取得,收款期为 18 个月,且金额重大;取得该长期应收款项时,经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为 5%。2013 年 12 月 31 日,与该长期应收款项特征类似的债权的年化市场利率为 5.6%。对此,甲公司采用市场利率 5.6%对该长期应收款项未来现金流量予以折现确定现值,并将该现值与 2013 年 12 月 31 日该长期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5)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上涨。对此,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签订了正式协议。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简答题]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制造类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 2014 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甲公司 2014 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及其会计处理事项如下: (1)2014 年 10 月 9 日,甲公司经批准按面值对外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 10 亿元,期限 3 年,票面年利率低于当日发行的不含转换权的类似债券票面年利率,并发生与该可转换债券发行相关的交易费用(金额达到重要性水平)。该可转换债券转换条款约定,持有方可于该可转换债券发行 2 年后,以固定转股价转换取得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甲公司在发行工作结束后,对该可转换债券进行了会计处理。 (2)2014 年 11 月 1 日,甲公司与 M1 公司、M2 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乙公司,M1 公司、M2 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制造类企业。甲公司、M1 公司、M2 公司分别持有乙公司 55%、40%和 5%有表决权的股份。此前,甲公司、M1 公司和 M2 公司相互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乙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与经营决策等重大决策须由至少 95%有表决权的股份决定;公司净利润按表决权比例在三位股东之间分配。 2014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②将乙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3)2014 年 12 月 25 日,甲公司根据行业发展数据统计及境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预测产品生产用的某批库存 X 原材料的价格将持续下跌。为防范该原材料价格风险,甲公司经批准于当日在期货市场上卖出 X 原材料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并于 2014 年 12 月 31 日进行了相关会计处理。甲公司开展的上述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4 号一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简答题]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制造类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甲公司2018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及其会计处理事项如下: 1.2018年10月9日,甲公司经批准按面值对外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10亿元,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低于当日发行的不含转换权的类似债券票面年利率,并发生与该可转换债券发行相关的交易费用。该可转换债券转换条款约定,持有方可于该可转换债券发行2年后,以固定转股价转换取得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甲公司在发行工作结束后,对该可转换债券进行了会计处理。 2.2018年12月25日,甲公司根据行业发展数据统计及境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预测产品生产用的某批库存X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下降。为防范该原材料价格风险,甲公司批准于当日在期货市场上卖出X原材料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并于2018年12月31日进行了相关会计处理。甲公司开展的上述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 3.2018年12月27日,甲公司将一项金融资产出售给乙公司,取得银行存款1000万元,同时与乙公司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1200万元回购该金融资产。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事项1,说明甲公司在初始计量时,应如何确定该可转换债券所含负债和权益成分的价值,并说明相关交易费用分配应采用的方法。 2.根据事项2,指出甲公司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应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还是现金流量套期;并说明甲公司2018年12月31日对X原材料及相关期货合约分别应进行的会计处理。 3.根据事项3,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简答题]甲公司为一家电子科技公司,2018年7月甲公司A栋1楼和B栋2楼的冰水机有故障。2018年7月9日甲公司将冰水机维修工程交由乙公司作业,未签订合同及安全生产协议书。同时,因甲公司将车间安装空调及管道工程发包给丙公司,丙公司2018年6月开始进驻甲公司机械车间进行环保空调安装。 2018年7月12日14时左右,丙公司负责人刘某安排作业工人齐某和宋某到甲公司一楼机械磨削车间进行环保空调安装。15时左右齐某、宋某看到乙公司负责人梁某站在甲公司一楼机械磨削车间第Q16号和Q17号磨削机床的顶部平台上维修冰水机,齐某和宋某就帮助维修冰水机的梁某递送工具,齐某站在机床平台上面配合其工作,宋某在车间地面转速工具。维修工作进行到17时30分左右,雏修冰水机的梁某告诉一旁的齐某说冰水机设备更换维修完成,要求通电测试,一旁的齐某就用对讲机呼叫正在二楼工作的丙公司负责人刘某要求其合闸通电。事前未对冰水机漏电情况进行检测,刘某接到对讲机通信后就在二楼合上了正在维修的冰水机电源,通电4~5s之后,站在Q16号磨削机床顶邦平台的齐某发现梁某被吸附在冰水机旁,疑似触电。齐某急忙用对讲机叫刘某断电,断电后梁某从维修冰水机旁倒下。陈某和李某立即对梁某采取了相应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刘某、齐某及宋某等人也将梁某自行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梁某因电击引发心室颤动,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甲公司与乙公司是否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如需签订,请简述其主要内容。 2.试分析此次事故的原因。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列出该作业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4.简述乙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
[简答题](2018年)甲公司是一家集成电路制造类的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末,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50亿元,负债总额为90亿元。2018年初,公司召开了经营与财务工作务虚会。部分参会人员发言要点摘录如下: (1)总经理:回顾过去,公司产品连续3年取得了同行业省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展望未来,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将持续成为社会资本竞相追逐的投资“风口”,本公司具有较强的外部资源获取能力,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前,公司正在拟定未来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力争今后3年实现公司销售收入每年递增30%,市场占有率进入国内行业前五名。为维护稳定发展的公司形象,公司将继续执行每年利润固定比例分红(现金股利支付率15%)政策,秉承“从管理效率提升中求生存,从产品研发和创新中谋发展”的企业文化,不断巩固和强化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实现公司快速增长。 (2)财务部经理:按照销售收入增长率30%测算,满足公司下一年度增长所需的净增投资额共计3亿元,必须全部通过外部融资解决。 (3)财务总监:虽然公司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资产负债率也急剧上升,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5%)。如果继续增加债务融资,将会加大公司财务风险。因此,应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始终将公司最优资本结构下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45%这一常数点。 (4)战略发展部经理:集团旗下参股和控股企业数量众多,内部资金往来交易量巨大。本集团已初步具备了成立财务公司的条件。为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建议着手组建集团财务公司: ①成立专门工作组,动员成员单位积极入股,并适当吸收社会其他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入股;②集团财务公司可以为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办理贷款和承销股票等业务,从而拓宽成员单位资金的来源渠道。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和(2),结合融资规划和企业增长原理,判断财务部经理关于年度所需的净增投资额必须全部通过外部融资解决的观点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3),判断财务总监的观点是否恰当;如不恰当,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4),分别判断①和②的陈述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说明理由。
[简答题](2018年)甲公司是一家境内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农药研发、生产、销售业务,拥有合成原药、加工、复配制剂的生产能力。甲公司2018年发生的与环境污染事件相关的部分资料如下: (1)2018年3月13日至23日,国家环境保护督察部门对甲公司进行专项督查,发现甲公司存在违规处置复配制剂产生的危险废物等行为,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甲公司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相关条款并结合以前发生的类似案例,初步判断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可能对公司给予3至5个月的停产整治处罚:公司一旦停产,大量客户订单将无法正常交付,合同纠纷难以避免;竞争对手可能趁机抢占市场份额,导致本公司市场占有率下降。 (2)2018年3月24日,甲公司启动应急管理机制,针对该事件成立环境污染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牵头,公司环境保护、财务、计划、生产,宣传、法律等部门参与,负责此次环境污染事件相关处理工作,抓紧清除违规处置的危险废物,避免继续污染环境。为防范发生次生风险,甲公司责成该领导小组全面评估环境污染事件对公司发展规划、生产经营、股价及声誉等方面的影响,预估潜在损失,形成综合应对方案。2018年3月末,甲公司在收到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停产整治通知后,立即实施拟定的应对方案。 (3)2018年4月,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决定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督导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实施,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规范风险管理流程,提升防范风险能力。2018年5月,为吸取本次环境污染事件教训,甲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向董事会提议:①建立风险准备金,应对突发风险;②引进国际领先的环境保护技术,合资建立危险废物资源化处置中心;③加大原药研发投入,以期实现技术突破,增加高附加值原药产量,减少复配制剂产量。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从企业风险内容分类的角度,指出甲公司将面临哪些类别的风险,并分别说明理由。 2.结合资料(2),提出企业从整体角度评估风险的建议。 3.根据资料(3)中的①至③,逐项指出甲公司采取风险降低策略的具体类型,并分别说明理由。 4.结合资料(3),指出规范的企业风险管理流程。
[简答题]甲公司是一家集成电路制造类的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初,公司召开了经营与财务工作会。投资总监认为,要实现销售收入增长30%,需要对现有加工车间进行扩建,以扩充生产能力。车间扩建项目有A、B两个风险相当的备选扩建方案;投资均为1亿元,建设期均为半年,当年均可以投产,运营期均为10年;A、B两方案年均收益分别为0.25亿元和0.31亿元,回收期分别为2.5年和3.5年。   要求:根据资料,分别计算A、B两方案的会计收益率,指出甲公司采用会计收益率法和回收期法的决策结论是否一致,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装饰材料生产与销售的上市公司,2018年,甲公司发生的股权投资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18年10月3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的股东签订协议,采用定向增发普通股的方式对乙公司进行控股合并,取得乙公司70%的股权。2018年10月3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的股东定向增发3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对乙公司进行控股合并,公允价值为每股4元,当日办理完毕相关法律手续,取得了乙公司70%的股权。乙公司在2018年10月30日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6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6 500万元。其差额为被购买方乙公司的一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500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及其原股东没有关联方关系。 (2)H公司是甲公司2017年购买的全资子公司,2018年3月1日,为实现借壳上市的目的,H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向丙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丙公司持有的A公司的100%股权,H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前的股份为2000万股,经过对A公司净资产的评估,向丙公司发行的股份数量为6000万股,按有关规定确定的股票价格为每股4元。非公开发行后,丙公司能够控制H公司,2018年9月30日,非公开发行经监管部门核准并办理完成股份登记手续。 (3)甲公司于2018年4月1日以500万元取得丁公司5%的股权,发生相关税费2万元,对丁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2018年12月31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0万元。 丁公司为当地一家著名的建筑材料销售公司,在当地有较高的知名度,甲公司为了提高产品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2019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从丁公司的原股东B公司处取得丁公司65%的股权,对价为甲公司一项公允价值为7500万元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由此,甲公司对丁公司的持股比例上升到70%,取得对丁公司的控制权。甲公司对丁公司及其原控股股东不存在关联关系。购买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原持股5%股权的公允价值为580万元。 根据上述业务,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2018年4月1日取得丁公司5%股权时,确认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入账价值为500万元。 ②甲公司2018年持有的丁公司5%股权,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8万元。 ③甲公司2019年1月1日取得丁公司控制权时,在个别报表中确认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8050万元,并确认投资收益78万元。 ④甲公司2019年1月1日购买丁公司股权时,在合并报表中确认商誉35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1>?、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指出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合并日(购买日)。 <2>?、根据资料(1),确定甲公司在合并日(购买日)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资本公积;指出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是否应确认商誉,如果确认商誉,请计算出应确认的商誉金额。 <3>?、根据资料(2),判断该项企业合并的类型及会计上的购买方和被购买方,并说明理由; <4>?、根据资料(3),逐项说明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不定项选择题]  甲公司2018年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   (1)2018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一项供销合同中规定,甲公司应在2018年11月份供应给乙公司一批物资。由于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发货,致使乙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违约金100万元,甲公司因与乙公司存在其他经济纠纷故未支付违约金。乙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承担诉讼费用3.5万元。该诉讼案件至2018年12月31日尚未判决。甲公司预计败诉的可能性为51%,如果败诉估计赔偿损失为80万元~100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3.5万元。   (2)在2018年年初,“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账面余额为45万元,A产品的“三包”期限为2年。2018年甲公司销售A产品,价款为2 000万元,增值税340万元,成本为1 500万元,收到货款并存入银行。实际发生该产品修理费用30万元,均为原材料费用。2018年年末,甲公司对售出的A产品可能发生的“三包”费用,按照该产品当期销售收入的2%预计产品修理费用。甲公司从2012年1月起为售出产品提供“三包”服务,规定产品出售后一定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负责退换或免费提供修理。假定只生产和销售A种产品。   (3)2018年12月25日,丙公司(为甲公司的子公司)向银行借款1 000万元,期限为3年。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为丙公司的上述银行借款提供全额担保。12月31日,丙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预计不存在还款困难。 甲公司确认的营业利润为( )。
A.3.5
B.2000
C.1500
D.463.5
[简答题](2018年)甲公司是一家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于2017年发布的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为确保新准则的有效执行,该公司于2017年11月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了新准则集中培训。培训结束时,会计人员对自2018年开始可能发生的与金融工具业务相关的会计处理进行讨论交流。部分人员发言要点摘录如下:   会计人员A:公司的债券业务较多。对于购入的债券,如果公司管理该类债券投资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该类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类债券为目标,且该类债券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在初始确认时,除非在符合规定条件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否则应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会计人员B:公司持有的除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外的权益工具投资,均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要求:   (1)判断会计人员A的说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存在不当之处,指了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2)判断会计人员B的说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存在不当之处,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甲公司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2018年发生了如下有关金融工具的相关业务: (1)2018年3月1日,甲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入乙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1000万股,准备近期内出售,每股市价5元,支付价款5000万元,另外支付了相关税费10万元;对乙公司没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1000万元购入一项债券投资组合,初始确认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018年3月31日,考虑到该债券投资组合的公允价值持续下跌至800万元,甲公司将该债券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2018年5月1日,甲公司从活跃市场购入一项债券,购买价格为3000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时,甲公司确认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为3005万元。 2018年下半年,由于该债券发行公司违规被证监部门处罚,导致该债券信用风险显著增加,进而引发该债券价值暴跌,至2018年年末,该债券收盘价为1405万元,并且仍处于下行通道状态。甲公司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对该债券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减少了其他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4)2018年7月15日,甲公司将产品销售给丙公司,尚有3000万货款尚未收到,约定收款日期分别为2018年年末、2019年年末和2020年年末,各收取1000万元。 2018年11月,甲公司将该长期应收款出售给A银行,出售协议约定:出售价款2900万元,甲公司将于2019年5月按照固定价格回购,回购价2990万元,甲公司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将出售价款与长期应收款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100万元(3000-2900)计入了当期损益。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的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