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26 18:50:16

[单项选择]2009年,很多高中毕业生由于对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放弃了参加高考,对此,正确的观点是()。
A. 这些人不去上大学一定是错误的
B. 这些人本来就不应该去上大学
C. 如果大学毕业时找不到工作,确实不该去上大学
D. 上大学的收益并不仅仅发生在刚毕业时,而是长期的,如果仅仅根据大学毕业时能否找到工作来做出决策,可能会是错误的

更多"2009年,很多高中毕业生由于对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放弃了"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2009年,很多高中毕业生由于对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放弃了参加高考,对此,正确的观点是( )。
A. 这些人不去上大学一定是错误的
B. 这些人本来就不应该去上大学
C. 如果大学毕业时找不到工作,确实不该去上大学
D. 上大学的收益并不仅仅发生在刚毕业时,而是长期的,如果仅仅根据大学毕业时能否找到工作来做出决策,可能会是错误的
[填空题]教育系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就业。
[填空题]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是指:()方面处于弱势的毕业生。
[单项选择]2007年高中毕业生占当年全体毕业生人数的比例是()。
A. 9.8%
B. 14.1%
C. 9.5%
D. 8.5%
[简答题]关于进一步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报告
[多项选择]下列哪些毕业生需要在网上上报就业方案或就业信息()
A. 出国、升学毕业生
B. 开网店毕业生
C. 从事家教毕业生
D. 自由职业毕业生
[填空题]毕业生离校时,就业报到证签发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在规定期限内落实就业单位而进行的派遣,称之为()。二次派遣的期限为()。毕业生报到证派至用人单位,后解约,又派至新单位或回生源地,称之为()。改派期限为()。
[单项选择]下面哪一次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 )
A.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单项选择]()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最大空间,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也是毕业生锻炼成长、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A. 下乡
B. 基层
C. 支教
[单项选择]在对某学院300名本科应届毕业生进行的毕业就业意向调查活动中,从中随机调查了30名学生进行调查,如果根据这30名学生的就业意向来估计全院300名学生的意向,这种统计方法属于()
A. 抽样调查
B. 描述统计
C. 推断统计
D. 重点调查
[判断题]如果根据从某学院500名本科应届毕业生中随机抽取的50名学生的就业意向来估计全院300名学生的就业意向,这种统计方法属于描述统计。
[多项选择]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流程不包括()
A. 学校鉴证
B. 递交就业推荐表
C. 办理户口迁移证
D. 办理婚育证明
[填空题]教育部要求各高等学校特别要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汶川地震灾区生源毕业生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建立就业帮扶机制,实施“()”的就业服务,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路费、通讯费等求职补贴,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单项选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愿意投资上大学的人就越多,这就说明( )。
A. 收入增量流的长度不会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B. 收入差距说明是上大学的成本
C. 收入差距越大,上大学的成本越高
D. 收入增量规模也会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多项选择]高校毕业生区内企业就业政策支持包括()。
A. 生活补贴
B. 住房保障补贴
C. 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D. 求职补贴
[单项选择]调查某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时,研究者从该大学全体毕业生的花名册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那么,全体毕业生的花名册是该次抽样的( )
A. 总体
B. 抽样单元
C. 抽样框
D. 样本
[单项选择]“就业至上”是针对“就业难”提出来的。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高校都把解决就业难问题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这本来无可厚非。但重视就业,为了走出困境,就把“就业至上”上升到办学理念的高度,有欠妥当。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 “就业至上”对解决就业有促进作用
B. 金融危机下就业问题是高校的首要问题
C. “就业至上”作为办学理念有违教育初衷
D. “就业至上”是针对“就业难”提小的
[单项选择]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的过度供给,过度的供给使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降到了比只持有高中文凭的工人仅高 18%的水平。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比只持有高中文凭的工人高 43%,尽管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没有下降。 下面哪项,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正确的,最好地调节了上述明显的分歧
A. 经济放慢了,从而使对大学生的需求减少了
B. 高中教育的质量提高了
C. 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更多的高中为它们提供了职业指导计划
D. 20年来第一次出现了仅有高中文凭的求职者的过度供给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