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0 01:33:15

[单项选择]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15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1949年增长20倍,上升到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000多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100位以后。1957~2005年48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10多倍,同期人均国民收入却只增长3.2倍(按可比价计算)。另外一组数字是:我国人口从1950年的55196万人增加到1988年的111026万人,增长1倍多。这些数字表明
A. 经济基础决定人口发展
B. 人多力量大
C.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 物质生产是人口生产的前提条件

更多"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15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的相关试题:

[判断题]2005年至201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截面数据。()
[单项选择]2005年1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
A. 67422亿元
B. 91443亿元
C. 46800亿元
D. 39365亿元
[单项选择]在“十一五”规划中,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 )。
A. 12万亿元
B. 13万亿元
C. 14万亿元
D. 15万亿元
[单项选择]自2002年到2005年,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8.3%增长到 34.2%。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显著发展的原因是,个体私营经济()。
A. 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
B.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C. 在国民经济中逐渐起主导作用
D.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项选择]“十五”计划提出,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 )以上。
A. 1%
B. 1.5%
C. 2%
D. 2.5%
[单项选择]1949年至1952年间,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实行(   )
A. 校长责任制
B. 校务委员会制
C. 校长负责制
D. 革命委员会制
[单项选择]1949年至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变化趋势是( )。
A. 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C. 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
D. 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
[单项选择]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央人民政府
D. 中央军委
[单项选择]我国粮食总产量,新中国成立前的1936年是8488万吨,1949年比1936年多2830万吨,1989年比1949年的3倍还多6801万吨。198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是( )。
A. 42875万吨
B. 40755万吨
C. 37625万吨
D. 39875万吨
[单项选择]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长期实行( ),对国民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A. 国民经济
B. 个体经济
C. 计划经济
D. 非公有制经济
[简答题] 我国1949年底人口总数为45000万,2002年底为13.2亿人。则问: (1)2002年比1949年人口净增多少?增长率为多少?  (2)1949年到2002年平均每年人口递增多少?  (3)若以刚才(2)的速度递增,则到2010年我国人口的总数将会达到多少?  (4)若要在2020年人口控制在15亿,则从现在起,每年的人口年增长率必须控制在多少之内?
[单项选择]1949年以后,我国对城市房地产确立了逐步实行( )政策。
A. 国有化
B. 民营化
C. 城市化
D. 政府化
[单项选择]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属于
A. 民主主义范畴
B. 资本主义范畴
C. 社会主义范畴
D. 共产主义范畴
[单项选择]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先后颁布过一个宪法性文件和()宪法。
A. 两部
B. 三部
C. 四部
D. 五部
[单项选择]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先后颁布过______部宪法。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判断题]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逾期提取标的物,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
[单项选择]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钢材、水泥等价格上涨;土地价格上涨;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居民收入提高,改善住房条件的要求强烈;游资炒作;一些地区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不够等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供求关系不平衡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
B. 居民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C. 市场具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D. 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单项选择]

  建国以前,我国的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设施很少。1949年全国卫生机构只有3670个,卫生技术人员50万人,医院床位8万张,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新中国建立后,卫生医疗机构得到大力发展,建成了一个包括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各种卫生人员组成的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据1986年统计,全国有卫生机构20.3万人,比194年增加了5464倍;医院床位229万张,增加了27.7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50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2.18张,卫生技术人员3.33人,医生1.37人,护士0.64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尤为显著。1986年民族自治地区有卫生机构3.1万个,比1949年增加了85.3倍;医院及疗养院、所床位30.1万张,增长了89.9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3.5万人,增加了122倍。

1986年,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为()。
A. 1.37人
B. 13.7人
C. 137人
D. 1370人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