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4-08 01:51:13

[单项选择]2006年5月13日,李某、柳某等商议贷款。同年10月份,他们来到某信用社主任张某的家中,要求张某给予贷款。因李某等人不符合贷款条件,被张某拒绝。两天后,李某等人手持自制钢珠枪再次来到张某家中,威胁张某并要求贷款。张某迫于威胁,只好同意贷款,并让信用社工作人员王某为李某等人办理了4万元贷款手续。李某等人的行为构成:( )
A. 抢劫罪
B. 贷款诈骗罪
C. 绑架罪
D. 强迫交易罪

更多"2006年5月13日,李某、柳某等商议贷款。同年10月份,他们来到某信"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2004年5月李某被某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后某县检察院以证据不足退回该局补充侦查,2005年11月李某被取保候审。2007年,县公安局撤销案件。次年3月,李某提出国家赔偿申请。县公安局于2008年12月作出给予李某赔偿的决定书。李某以赔偿数额过低为由,于2009年先后向市公安局和市法院赔偿委员会提出复议和申请,二者均作出维持决定。对李某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赔偿金,应按照下列哪个年度的国家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A. 2005年度
B. 2006年度
C. 2007年度
D. 2008年度
[单项选择]2001年5月李某被某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后某县检察院以证据不足退回该局补充侦查,2002年11月李某被取保候审。2004年,县公安局撤销案件。次年3月,李某提出国家赔偿申请。县公安局于2005年12月作出给予李某赔偿的决定书。李某以赔偿数额过低为由,于2006年先后向市公安局和市法院赔偿委员会提出复议和申请,二者均作出维持决定。对李某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赔偿金,应按照下列哪个年度的国家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A. 2002年度
B. 2003年度
C. 2004年度
D. 2005年度
[单项选择]高中生肖某于1984年10月13日出生。 2002年5月4日在校将同学李某打伤,致其花去医药费7000元。肖某毕业后进入一家炼钢厂工作。 2003年4月,李某起诉要求肖某赔偿医药费。该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
A. 主要由肖某之父承担,肖某适当赔偿
B. 肖某之父承担,因肖某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未满18周岁,没有经济能力
C. 肖某承担,因肖某诉讼时已满18周岁,且有经济能力
D. 主要由肖某承担,肖某之父适当赔偿
[单项选择]李某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城市信用社工作,在一起贷款业务中收受回扣,则李某的行为有可能构成( )。
A. 贪污罪
B. 受贿罪
C.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受贿罪
D. 职业侵占罪
[单项选择]李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李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人民法院维持原判。李某的母亲于2002年5月13日向一审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在受理后于6月1日决定再审该案。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该案案情较复杂,需要延长审理期限。问该案再审的审结之日是哪一天
A. 8月1日
B. 9月13日
C. 12月1日
D. 11月13日
[单项选择]2008年5月13日,甲、乙等商议贷款。同年10月份,他们来到某信用社主任丙的家中,要求丙给予贷款。因甲等人不符合贷款条件,被丙拒绝。两天后,甲等人手持自制钢珠枪再次来到丙家中,威胁丙并要求贷款。丙迫于威胁,只好同意贷款,并让信用社工作人员丁为甲等人办理了4万元贷款手续。甲等人的行为构成何种罪
A. 抢劫罪
B. 贷款诈骗罪
C. 绑架罪
D. 强迫交易罪
[单项选择]李某系某山区一个农民,1999年5月,李某开始非法种植罂粟,直至2000年9月经人举报,公安机关查处了李某的违法行为,铲除罂粟300余棵,没收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20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李某将种植的罂粟在成熟后收获前自行铲除的,公安机关应不予处罚
B. 公安机关的做法违反了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公安机关只能在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之间选择其一
C. 公安机关对李某的罚款可以当场收缴
D. 对李某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应当从 2000年9月开始计算
[单项选择]李某为公司仓库保管员。某日,两歹徒威逼李某交出仓库钥匙而持刀追打李某,李某被打成重伤,无奈之中李某抢了路边正在停车的黄某的摩托车逃走。李某抢走摩托车的行为:
A. 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拾走他人车辆,属于抢劫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B. 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盗窃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C. 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正当防卫,保护了公司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D. 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紧急避险,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权益
[单项选择]李某为公司仓库保管员。某日,两歹徒为逼李某交出仓库钥匙而持刀追打李某,李某被打成重伤,无奈之中李某抢了路边正在停车的黄某的摩托车逃走。李某抢走摩托车的行为()。
A. 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抢劫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B. 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盗窃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C. 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正当防卫,保护了公司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D. 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紧急避险,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权益。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