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22 06:08:19

[单项选择]某水工建筑场地位于8度地震烈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受近震影响,场地为砂土场地,砂土黏粒含量为3%,地下水埋深为1.0 m,正常工作时场地将做2.0 m厚的黏土防渗铺盖,地表位于水位以下,勘察工作中标准贯入试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更多"某水工建筑场地位于8度地震烈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受近震"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某水工建筑物场地位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上,该地区地震烈度为9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40g,蓄水后场地位于水面以下,场地中0~5.0m为黏性土,5.0~9.0m为砂土,砂土中大于5mm的粒组质量百分含量为31%,小于0.005mm的黏粒含量为13%,砂土层波速测试结果为vs=360m/s;vs=160m/s;9.0m以下为岩石。该水工建筑物场地土的液化性可初步判定为()。
A. 有液化可能性
B. 不液化
C. 不能判定
D. 不能排除液化可能性
[单项选择]某桥位于7度地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结构为多跨16m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中墩盖梁为单跨双悬臂矩形结构,支座采用氯丁橡胶板式支座,伸缩缝宽度为80mm。试问,该桥中墩盖梁的最小宽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取梁的计算跨径为15.5m。
A. (A) 1650
B. (B) 1580
C. (C) 1100
D. (D) 1000
[单项选择]某民用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0~7m为中砂土,松散,7m以下为泥岩层,采用灌注桩基础,在5.0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为10击,地下水埋深为1.0m,该桩基在砂土层中的侧摩阻力应按()进行折减。
A. 0
B. 1/3
C. 2/3
D. 1
[单项选择]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型为Ⅱ类,建筑物阻尼比为0.06,自震周期为2.5S,该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A. 0.04
B. 0.05
C. 0.17
D. 0.20
[单项选择]某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自震周期为1.6s,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A. 0.04
B. 0.05
C. 0.06
D. 0.07
[单项选择]某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多遇地震考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物阻尼比为0.07,自震周期为0.08S,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A. 0.06
B. 0.07
C. 0.09
D. 0.10
[单项选择]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考虑多遇地震影响,建筑物阻尼比为0.05,结构自震周期为1.2s,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为2m,基础宽度为2.6m,非液化黏土层位于0~6m,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Pa,液化粉土层位于6~12m,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基础底面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压力为220kPa,该场地粉土层震陷量的估算值为()m。
A. 0.14
B. 0.24
C. 0.34
D. 0.50
[判断题]地震动引起的惯性力称为地震作用。
[判断题]在地震工程的深化阶段,地震动参数估计的深化、地震危险分析从半经验性统计向理论模拟转化。
[单项选择]某民用建筑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为2.5 m,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下水位埋深为3.0 m,地层资料如下: ① 0~10 m黏土,I1=0.35,fak=200 kPa; ② 10~25 m砂土,稍密状态,fak=200 kPa。 标准贯入资料如下表所示。
A. 测试点深度/m
B. 12
C. 14
D. 16
E. 18
F. 实测标准贯入击数
G. 8
H. 13
I. 12
J. 17
[单项选择]某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埋深为3m,场地为砂土场地,地下水位为4.0m,在5.0m、10.0m、 16.0m处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分别为7、12、18,如在筏形基础下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桩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桩长为17m,桩间距为1.6m,正方形布桩,桩数为16×32根,打桩后可能发生液化的点有( )个。
A. 0
B. 1
C. 2
D. 3
[多项选择]在地震工程的发展阶段,地震动特性的全面描述包括()。
A. 加速度
B. 速度
C. 频谱
D. 持时
[单项选择]已知场地地震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对建造于Ⅱ类场地上,结构自振周期为0.40 s,阻尼比为0.05的建筑结构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相应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接近()
A. (A) 0.08
B. (B) 0.10
C. (C) 0.12
D. (D) 0.16
[判断题]地震动的确定方法可利用规范反应谱合成人造地震动进行。
[多项选择]地震动统计参数主要包括()。
A. 频率
B. 波长
C. 幅值
D. 持时
[单项选择]当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设计地震为第一组时,场地特征周期应为( )。
A. 0.55 s
B. 0.45 s
C. 0.40 s
D. 0.35 s
[单项选择]下列( )地段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A. (A) 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的地段
B. (B) 地表倾斜小于3 mm/m的地段
C. (C) 采深大,采厚小顶板处理较好的地段
D. (D) 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
[单项选择]关于地震动力参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场地的峰值加速度随场地与能量释放区距离的减少而增大
B. 洪积层、冲积层地层上的地面速度比基岩露出场地小
C. 地震传播过程中离震中愈远,地震波中短周期占的比重愈增大
D. 当震级一定,地面最大速度与最大加速度之比也一定
[判断题]利用典型的强震记录是地震动的确定方法之一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