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党政公务员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2 05:24:59

[单项选择]一次有人请一位诗人解释他的诗中意思非常隐晦的一段,他说:“我写这首诗时,只有上帝和我知道这一段的含意,现在只有上帝才知道。”
诗人回答的要点是:( )
A. 上帝的智慧无限地高于人类
B. 大多数人不能理解诗歌
C. 诗人很少知道他们自己的创作灵感的来源
D. 他已忘记他最初写这一段诗时所要表达的含义

更多"一次有人请一位诗人解释他的诗中意思非常隐晦的一段,他说:“我写这首诗时"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一次有人请一位诗人解释他的诗中意思非常隐晦的一段,他说:“我写这首诗时,只有上帝和我知道这一段的含意,现在只有上帝才知道。”诗人回答的要点是:
A. 上帝的智慧无限地高于人类
B. 大多数人不能理解诗歌
C. 诗人很少知道他们自己的创作灵感的来源
D. 他已忘记他最初写这一段诗时所要表达的含义
[单项选择]一次有人请一位诗人解释他的诗中意思非常隐晦的一段,他回答说:“我写这首诗时,只有上帝和我知道这一段的含意。现在只有上帝才知道。” 诗人回答的要点是什么
A. 上帝的智慧无限地高于人类。
B. 大多数人不能理解诗歌。
C. 诗人很少知道他们自己的创作灵感的来源。
D. 伟大的诗作是由缪斯激发灵感的。
E. 他已经忘了他最初写这一段诗时所要表达的含意。
[单项选择]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客居在外的诗人在一个传统节令思念亲人的景象,这个节令是______。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A. 元宵
B. 重阳
C. 中秋
D. 除夕
[单项选择]下面这首诗歌称为《好了歌》,请问这首诗歌出自哪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A. 《金瓶梅》
B. 《镜花缘》
C. 《红楼梦》
D. 《封神榜》
[单项选择]《雨巷>这首诗中最富象征意味的是 ( )
A. 独自彷徨
B. 雨的哀曲
C. 丁香姑娘
D. 颓圮的篱墙
[单项选择]《回乡偶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首诗的作者是(*
A. 贺知章
B. 张若虚
C. 陈子昂
D. 王维
[单项选择]唐代诗人顾况写道:“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 (1)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 (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事物变化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4)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 (1)(2)(3)
B. (1)(2)(4)
C. (1)(3)(4)
D. (2)(3)(4)
[单项选择]这首诗的表达方式是( )。
A. 直抒激情
B. 借景抒情
C. 借事抒情
D. 借物言志
[单项选择]下列这首唐诗的顺序已打乱,请选出诗中的颈联和颔联。 ①出师未捷身先死 ②映阶碧草自春色 ③两朝开济老臣心 ④锦官城外柏森森 ⑤隔叶黄鹂空好音 ⑥丞相祠堂何处寻 ⑦三顾频烦天下计 ⑧长使英雄泪满襟 以上诗句中颔联为_______句和______句;颈联为______句和______句。
A. ①⑧,④⑥
B. ④⑥,⑦③
C. ②⑤,①⑧
D. ②⑤,⑦③
[单项选择]如果一个社会能够促进思想和言论的自由,那么在这一段能自由表达思想的时间内,这个社会的创造性将会得到激发,美国在18世纪时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因此,很明显美国在18世纪时思想自由得到了极大的激励。 下面的论述除了哪一项之外,都犯了与文中论述同样的推理错误
A. 对航空业的来说,要使航空旅行更安全,机票价格就必须上涨,既然机票刚刚涨价,因此我们可以非常确信地认为航空旅行比以前变得更安全了。
B. 我们可以推断出警察局已经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因为本市的犯罪率有所下降,众所周知,当警察局的工作效率提高时,犯罪率就会下降。
C. 真正对保护野生动植物感兴趣的人很明显是不会猎取大猎物的;既然他从未猎取过大猎物,并从未打算去猎取它们,因此很明显,他是个真正关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人。
D. 如果一个瓶内的东西可以被安全喝下,那么这个瓶子就不会被标为“毒品”,所以,既然一个瓶子没有被标为“毒品”,那么它里面的东西就可以被安全喝下。
E. 没有一个所谓的西方民主是真正的民主,因为,如果一个国家是个民主国家的话,每个公民的见解就一定会对政府产生有意义的影响,而这些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中每一个公民的意见会有这样的效果。
[单项选择]“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 曹操、曹丕、曹植
B. 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D. 杜甫、杜牧、杜荀鹤
[单项选择]《书愤》一诗借诸葛亮抒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杜牧
C. 辛弃疾
D. 陆游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