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2 07:53:08

[单项选择]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火箭在月球表面撞出直径大约100英尺的大洞,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了大约25加仑水蒸气以及水冰。这一发现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9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这说明( )。
A.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反过来认识又推动了实践的发展
B. 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C.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D. 实践能够把认识和客观事物加以对照

更多"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火箭在月球表面撞出直径大约100英尺的大洞,科学家通"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一篇关于“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准备用太空技术为莫奈的名画《睡莲》去除煤烟”的报道,同是记者王艳红的报道,但各家标题不一,如《科技日报》的标题为“试一试用太空技术修复名画”,而《北京日报》的标题则为“用太空技术给名画美容”。
这段文字说明,后一标题比前一标题( )。
A. 更生动、准确、吸引人
B. 显得客观多了,更会吸引读者
C. 更忠实于原文的文风
D. 更容易体现文章的思想内涵
[单项选择]一篇“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准备用太空技术为莫奈的名画《睡莲》去除煤烟”的报道,同是记者王艳红的报道,但各家标题不一,如《科技日报》的标题为“试一试用太空技术修复名画”,而《北京日报》的标题则为“用太空技术给名画美容”。
这段文字说明,后一标题比前一标题( )。
A. 更生动、准确、吸引人
B. 显得客观多了,更会吸引读者
C. 更忠实于原文的文风
D. 更容易体现文章的思想内涵
[单项选择]

日本和德国科学家分别在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上报道说,他们发现了 ______这种生物化学酶在把氧气和食物转变成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能量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种生化酶名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在他们各自的研究中,日本的科学家小组是借助聚焦于牛心脏组织的复杂三维立体 X光成像仪器获得其形状图像的,而德。国科学家小组则是从一种土壤细菌中制取的酶蛋白晶体中分离得到其结构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存在于小到微生物、大到大象的所有动物的所有细胞中。在人体内,氧气进入肺叶后,被红血球吸收,然后输送到每一个细胞内,由“细胞色素氧化酶”与来自食物的氧分组合,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最新研究显示了铁原子、铜原子以及其他元素在“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排列分布状况,①可帮助科学家发现细胞内某些新陈代谢过程发生差错的原因,②找到治疗过早衰老、神经系统功能衰退,③肥胖等相应疾病的方法和药物。科学家认为,以生命能量逐步丧失为特征的衰老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色素氧化酶”作用效率下降的结果;而以能量积聚过多,脂肪细胞数量以及体重超出正常水平为特征的肥胖则可能是“细胞色素氧化酶”作用效率过高的结果。

文中①~③处应填入的词是()。
A. 所以/因此/以至
B. 由于/所以/甚至
C. 因此/随后/以至于
D. 因而/进而/甚至
[单项选择]1869年一位科学家发现了元素的周期性递变规律,制成了元素周期表,这位科学家是()
A. 希特
B. 居里夫人
C. 门捷列夫
D. 希金斯
[单项选择]最近,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人类记忆力衰退的原因,这个原因是( )。
A. 神经细胞恢复机能时间延长
B. 智力衰退
C. 脑血管老化
D. 脑细胞减少
[单项选择]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5题:
  欧洲宇航局目前正在投入大笔资金研究让宇航员“冬眠”的太空科技项目。一旦科学家发明出让人“冬眠”的方法,那么宇航员就可以在一种“假死状态”中进行为期数月甚至数年的太空旅行。欧洲宇航局科学家希望,如果这种“冬眠系统”及时发明出来,那么他们将在2033年发射飞船,让人类登陆火星。
  派人登陆火星是世界航天业的一项巨大挑战,人类登陆火星从后勤学上来说是不可思议的――火星离地球有5000万英里远,太空船来回需要3年的时间。即使将来能采用更先进的科技,一趟前往火星的旅途最起码也要花上6到9个月的时间。
  科学家估计,如果6名字航员在太空中进行为期两年的太空之旅,那么宇航船中至少需要准备30吨的食品,才足以够他们在太空中食用。
  于是,科幻电影中高招被“借用”:让宇航员在旅途中“冬眠”。如果宇航员是处在“冬眠”状态下,对食物的需求将大大减少,同时新陈代谢也将减慢,宇航船将会变得更轻,可以携带更少的燃料。同时“冬眠”也可以解决宇航员的心理压力、孤独症等棘手问题。
  据报道,欧洲宇航局的科学家目前正在设计一种叫做“沉睡舱”的东西,“沉睡舱”有点类似《外星人》电影中的小太空舱,它将是宇航员太空船卧室中的一部分。
  目前,研究人员还在研究一种叫做“戴德勒”的合成药剂,这种药剂可以使人体细胞分化减慢。科学家同时还在研究另外一些化合物药剂,它们的功能是可以使宇航在长时期的身体静止状态下仍能保持身心健康。
  事实上,美国科学家也在研究人类“冬眠”技术,五角大楼希望这种科技能用来治疗受伤的士兵,不过,美国宇航局显然对这项技术并不看好,没有投入太多的研究资金。
  一些科学家相信,“冬眠”科技也许永远不会适合人类。英国萨里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尼尔·斯坦利称,“冬眠”技
A. 用于治疗受伤的士兵
B. 用于太空探险
C. 用于星际航行
D. 用于增长人的寿命

[单项选择]

  欧洲宇航局目前正在投入大笔资金研究让宇航员“冬眠”的太空科技项目。一旦科学家发明出让人“冬眠”的方法,那么宇航员就可以在一种“假死状态”中进行为期数月甚至数年的太空旅行。欧洲宇航局科学家希望,如果这种“冬眠系统”及时发明出来,那么他们将在2033年发射飞船,让人类登陆火星。
  派人登陆火星是世界航天业的一项巨大挑战,人类登陆火星从后勤学上来说是不可思议的――火星离地球有5000万英里远,太空船来回需要3年的时间。即使将来能采用更先进的科技,一趟前往火星的旅途最起码也要花上6到9个月的时间。
  科学家估计,如果6名字航员在太空中进行为期两年的太空之旅,那么宇航船中至少需要准备30吨的食品,才足以够他们在太空中食用。
  于是,科幻电影中高招被“借用”:让宇航员在旅途中“冬眠”。如果宇航员是处在“冬眠”状态下,对食物的需求将大大减少,同时新陈代谢也将减慢,宇航船将会变得更轻,可以携带更少的燃料。同时“冬眠”也可以解决宇航员的心理压力、孤独症等棘手问题。
  据报道,欧洲宇航局的科学家目前正在设计一种叫做“沉睡舱”的东西,“沉睡舱”有点类似《外星人》电影中的小太空舱,它将是宇航员太空船卧室中的一部分。
  目前,研究人员还在研究一种叫做“戴德勒”的合成药剂,这种药剂可以使人体细胞分化减慢。科学家同时还在研究另外一些化合物药剂,它们的功能是可以使宇航在长时期的身体静止状态下仍能保持身心健康。
  事实上,美国科学家也在研究人类“冬眠”技术,五角大楼希望这种科技能用来治疗受伤的士兵,不过,美国宇航局显然对这项技术并不看好,没有投入太多的研究资金。
  一些科学家相信,“冬眠”科技也许永远不会适合人类。英国萨里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尼尔·斯坦利称,“冬眠”技术将是对人类大脑的“折磨”
A. 用于治疗受伤的士兵
B. 用于太空探险
C. 用于星际航行
D. 用于增长人的寿命

[单项选择]近代法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由于他不能用最科学、最严密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承认,直到麦克斯韦完整地表述了这一现象,它才得到人们的正式承认。可见( )。
A. 麦克斯韦比法拉第更聪明
B. 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
C. 科学语言是最严密、最科学的
D. 只要一个人表达能力强,就能赢得人们的承认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