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15 00:44:26

[单项选择]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上罚金。
A. 一年以上
B. 二年以上
C. 三年以上
D. 三年以下

更多"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 )有期"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 )。
A.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B. 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C.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D. 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单项选择]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的关键是( )。
A. 是否涉及巨额资金
B. 是否涉及众多被害人
C. 是否具有非法占有日的
D. 是否由单位组织实施
[单项选择]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相似点是()。
A. 犯罪的主体 
B. 犯罪的客体 
C. 犯罪的客观表现 
D. 犯罪的目的
[多项选择]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之处在于( )。
A. 侵犯的对象不同。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他人用于集资获利所交付的集资款,既可以表现为资金,又可以表现为财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象则是公众的存款,它只能表现为金钱的形式,并且只能以存款人用于存款而获取一定利息的形式出现
B. 犯罪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以诈骗的方法去非法聚集资金,表现为诈骗方法与非法集资两种行为的统一。诈骗行为属于方法行为,其是为非法集资这一目的行为服务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以存款的形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其虽可采用欺骗的方法进行,但不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C. 犯罪客体不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其既侵犯了国家有关集资的金融管理制度、而且亦会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却是单一的,即为国家有关集资,主要是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信贷管理制度
D. 犯罪目的不同。集资诈骗罪的目的是为了将所非法募集到的集资资金据为己有,即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目的是为了营利,其不具有占有的目的意图
[单项选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集资罪最大的区别是()。
A.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B. 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C. 不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
D. 属于金融犯罪
[多项选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
A. 私设“银行”吸收公众存款
B. 以出具集资发票的形式,承诺还本付息,招揽存款
C. 某信用社为开拓业务,承诺存款到账即付利息
D. 某商业银行在储户中开展定期抽奖活动
E. 某商业银行以存定贷,多存可以多贷
[多项选择]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
A. 私设“银行”吸收公众存款
B. 以出具集资发票的形式,承诺还本付息,招揽存款
C. 商业银行吸收贷款
D. 某商业银行为开拓业务,承诺存款到账即付利息
E. 商业银行开展定期抽奖活动
[单项选择]某城市商业银行为了争揽储户,在存款是以先支付利息等手段来吸引公众存款,这种行为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 )。
A. 主体不合法
B. 方式不合法
C. 客体不合法
D. 以上皆不对
[多项选择]下列哪些属于犯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
A. 个人私设银行
B. 企事业单位私设储蓄所
C. 农村资金互助社吸收社员以外的公众存款
D. 商业银行在客户存款时许诺先付利息
E. 商业银行正常吸收存款
[单项选择]某城市商业银行为争揽储户,在存款时以先支付利息等手段来吸引公众存款,这种行为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
A. 主体不合法
B. 客体不合法
C. 方式不合法
D. 对象不合法
[多项选择]下列行为中,犯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是( )。
A. 商业银行在客户存款时许诺先付利息
B. 企事业单位私设储蓄所
C. 农村资金互助社吸收社员以外的公众存款
D. 个人私设银行
E. 商业银行以不法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