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18 07:46:59

[单项选择]女性,40岁,低热半年,牙龈易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右肋缘下3cm,脾肋下10cm。化验:血红蛋白110 g/L,白细胞计数200×109/L,原粒及早幼粒为6%,骨髓原粒为2%,Ph染色体(+)。诊断为
A. 慢粒急变
B. 类白血病反应
C.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更多"女性,40岁,低热半年,牙龈易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右肋缘下3c"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女性,40岁,低热半年,牙龈易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右肋缘下3cm,脾肋下10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计数200×109/L,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为6%,骨髓原始粒细胞为2%,Ph染色体阳性。诊断为______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E. 类白血病反应
[单项选择]女性,40岁,低热半年,牙龈易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右肋缘下3cm,脾肋下10cm,化验: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计数200×109/L,原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为6%,骨髓原粒细胞为2%,ph染色体(+)。诊断为
A. 慢粒急变
B. 类白血病反应
C.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单项选择]女性,40岁。低热半年,牙龈易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右肋缘下3 cm,脾肋下10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计数200×109/L,原粒及早幼粒为6%,骨髓原始粒为2%,Ph染色体阳性。诊断为
A. 慢粒急变
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 类白血病反应
[单项选择]女,40岁。低热半年,牙龈易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右肋缘下3cm,脾肋下10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计数 200×109/L,原粒及早幼粒为6%,骨髓原始粒为2%,Ph染色体阳性。诊断为
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 慢粒急变
E. 类白血病反应
[单项选择]女性,18岁,右颈部淋巴结肿大,低热,乏力,消瘦。淋巴结活检的组织象是大片凝固性坏死,其周见上皮样组织细胞,偶见朗格汉斯巨细胞,其病理诊断应为
A. 结节病
B. 结核
C. 猫抓病
D.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
E.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单项选择]女性,38岁,左乳外上象限可及3cm×2cm肿块,与周围皮肤有粘连,左腋窝可及1cm大淋巴结、活动,未触及远处淋巴结,临床活检为左乳癌。TNM分期应为
A. T1N1M0
B. T2N1M0
C. T2N2M0
D. T3N1M0
E. T3N2M0
[单项选择]男性50岁,肝区隐痛伴乏力、消瘦1个月。肝右肋下3cm,AFP 500μg/L,CT示右肝后叶低密度影,大小6cm×5cm×5.5cm,边界清楚,动态增强扫描无改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肝硬化
B. 肝脓肿
C. 原发性肝癌
D. 肝血管瘤
[单项选择]一中年男性2个月来觉肝区不适,疲乏、无力,消瘦。查体:肝右肋下3cm,CT显示右肝后叶有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大小为8cm×6cm×6cm。AFP>400μg/L。诊断为( )
A. 原发性肝癌
B. 细菌性肝脓肿
C. 阿米巴性肝脓肿
D. 肝囊肿
E. 肝包虫病
[单项选择]1岁半,男孩,高热、咳嗽、紫绀、惊厥、昏迷,双肺满布细湿哕音,心率180次/分,肝右肋下 3cm,立即给予以下药物处理,其中哪项不妥
A. 西地兰
B. 酚妥拉明
C. 地塞米松
D. 甘露醇
E. 呋噻米
[单项选择]女性,50岁,发现右乳外上象限肿块3个月,约3cm×2.5cm大小,同侧腋窝触及肿大、质硬淋巴结,全身情况良好,为确诊肿块性质最好采用
A. B超检查
B. 切除活检
C. 红外线摄影
D. 钼靶X线摄影
E. 切取活检
[单项选择]女性,18岁。发热伴鼻出血5日。查体全身淋巴结肿大,皮肤散在出血斑,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血红蛋白 8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40×109/L,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 0.80,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非特异性酯酶阴性。首选治疗方案
A. HA
B. DA
C. VP
D. CHOP
E. MOPP
[单项选择]女性,18岁。发热伴鼻出血5日。查体全身淋巴结肿大,皮肤散在出血斑,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40×109/L,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0.80,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非特异性酯酶阴性。首选治疗方案为()。
A. HA 
B. DA 
C. VP 
D. CHOP 
E. MOPP
[单项选择]患者,女性,36岁,右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病理检查符合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镜下可见淋巴结转移癌灶中淀粉样物质沉积,瘤细胞为大小、形态较一致的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呈片状或束状排列;首先考虑的原发癌灶是
A. 甲状腺乳头状癌
B. 甲状腺滤泡癌
C. 甲状腺髓样癌
D. 甲状腺未分化癌
E. 甲状腺鳞状细胞癌
[单项选择]男,30岁,农民。低热,乏力,干咳1个月。体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肺部无异常体征。胸片示右肺门淋巴结肿大,诊断首先考虑
A. 结核球
B. 原发型肺结核
C. 肺脓肿
D. 结节病
E. 浸润型肺结核
[单项选择]一青年女性,低热、疲劳、纳差,X线检查肺门淋巴结肿大;血液检查:Hb,108g/L;WBCl6×109/L,中性粒细胞75%,单核细胞18%,淋巴细胞7%,血片上有晚幼粒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血沉80mm/h。可初步诊断为
A. 肺结核
B. 肺炎
C. 肺癌
D. 纵隔肿瘤
E. AML-M4
[单项选择]女性,34岁,公务员。低热,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抗感染治疗无效,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在正常范围,血沉快。活检部分碎组织,切片会诊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曾误诊为淋巴瘤化疗,其主要组织学改变为
A. 单克隆性淋巴细胞增生,区域性坏死
B. 窦组织细胞增生,可见T小结
C. 大片状坏死的淋巴组织和上皮样组织细胞结节
D. 副皮质区增生,淋巴滤泡减少
E. 组织细胞增生并见细胞核碎片,其周为转化的T细胞
[单项选择]女性患者,30岁,低热、干咳、胸闷3个月,体检发现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肿大,OT试验阴性,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偏高,诊断宜采用哪种试验
A. 结核菌素试验
B. 冷凝集试验
C. 支气管激发试验
D. Kveim试验
E. Valsalva试验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