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9 07:22:32

[多项选择]犯罪的法律要件被规定于:
A. 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
B. 刑法修正案
C. 单行刑事法规
D. 附属刑法规范

更多"犯罪的法律要件被规定于:"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中国刑法学说中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四要件,分别体现了:
A. 无危害性无犯罪的原理
B. 无罪过无犯罪的原理
C. 无行为无犯罪的原理
D. 主客观相统一的原理
[单项选择]犯罪客观要件是( )。
A. 仅指危害行为
B. 仅指危害结果
C. 仅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 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单项选择]下列犯罪构成要件中,属于犯罪构成必不可少的必要要件是( )。
A. 犯罪目的
B. 犯罪对象
C. 危害行为
D. 犯罪时间
[多项选择]下列哪些内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 )
A. 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
B. 危害社会的行为
C. 犯罪对象
D. 犯罪主观方面
[单项选择]在下列犯罪构成要件中,作为犯罪分类依据的是()。
A. 犯罪客体
B. 犯罪主体
C. 犯罪客观方面
D. 犯罪主观方面
[单项选择]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李某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 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 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多项选择]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 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 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 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多项选择]下列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中,犯罪构成要件要求“情节严重”的是 ( 1
A. 假冒注册商标罪
B.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C. 合同诈骗罪
D. 虚假广告罪
E. 假冒专利罪
[多项选择](2003年) 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 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 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 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单项选择]刑法规定必须由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被称为( )
A. 任意共同犯罪
B. 必要共同犯罪
C. 简单共同犯罪
D. 复杂共同犯罪
[不定项选择]犯罪主观要件的内容一般指的是()。
A. 故意
B. 过失
C. 犯罪目的
D. 犯罪动机
[单项选择]犯罪主观要件中的间接故意是指( )。
A.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B.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C.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时的心理态度
D. 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时的心理态度
[多项选择]构成刑事责任,应具备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
A. 犯罪客体
B. 犯罪客观方面
C. 犯罪主体
D. 犯罪主观方面
E. 犯罪行为
[多项选择]根据《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犯罪既遂有( )。
A. 举动犯
B. 危险犯
C. 行为犯
D. 结果犯
E. 教唆犯
[多项选择]以下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是______。
A. 犯罪主体
B. 犯罪客体
C. 犯罪主观方面
D. 犯罪客观方面
[多项选择]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包括
A. 犯罪行为
B. 特定的犯罪方法
C. 特定的时间、地点
D. 犯罪客体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