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0 12:59:37

[多项选择]关于犯罪目的正确说法是:
A. 犯罪目的一般是犯罪直接故意的基本内容
B. 当刑法把某种特定目的作为构成该罪的特有主观要件时,是“目的犯”
C. 对于目的犯而言,其主观要件的内容包含:①对行为的故意;②特定目的
D. 目的犯有法定的目的犯和非法定的目的犯两种

更多"关于犯罪目的正确说法是:"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先有动机,后有目的
B. 动机回答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何在,目的回答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发生的结果是什么
C. 动机不以危害结果为内容,目的一般以危害结果为内容
D. 同一性质的犯罪,目的可能多种多样,但动机只有一个;不同性质的犯罪,动机可能不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犯罪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A. 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谈恋爱,一日趁乙家中无人,两人在乙家发生了性关系,但并未造成任何严重后果。甲不构成强奸罪
B. 甲(17岁)多次在中学附近强行索要学生的过路费,价值共计400余元,并曾造成学生乙轻微伤。甲不构成犯罪
C. 甲(17岁)在胁迫下参与实施盗窃两次,窃得赃物价值1 000余元,案发后甲如实地向公安机关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并积极退赃。甲的行为可以不认为足犯罪
D. 甲(15岁)在与他人共同盗窃过程中,为了抗拒抓捕将被害人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多项选择]关于刑法的目的和犯罪本质、犯罪客体的正确说法是:
A. 刑法的目的之一是保护礼会生活利益免受犯罪侵害,由此决定犯罪的客体是法律保护的利益或社会关系
B.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社会危害性就是对刑法保护的社会生活利益的侵害
C. 犯罪对社会生活利益的侵害包括造成实际侵害和危险
D. 犯罪行为的结果就是犯罪对社会生活利益的侵害造成实际侵害和危险的具体体现
[多项选择]关于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 )。
A. 犯罪目的是有些犯罪的必备要件
B.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但可以有其他目的
C. 犯罪动机通常是重要的法定或酌定量刑情节
D. 同一犯罪行为可能出于不同的犯罪动机,同一犯罪动机可能实施不同的犯罪
[多项选择]关于单位犯罪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犯罪既可以由故意构成,又可以由过失构成
B. 单位犯罪主体不区分所有制性质
C. 单位的附属机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 单位犯罪后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对实施犯罪行为的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不再追诉
[多项选择]关于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犯罪目的是有些犯罪的必备要件
B.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但可以有其他目的
C. 犯罪动机通常是重要的法定或酌定量刑情节
D. 同一犯罪行为可能出于不同的犯罪动机,同一犯罪动机可能实施不同的犯罪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犯罪客体的说法哪些正确
A. 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客体是公民的通信自由
B. 强迫交易罪的客体是平等竞争、自由交易的市场秩序
C.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直接客体是法庭秩序,同类客体是司法秩序
D.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文化市场和性风尚的管理秩序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首只适用于自然人,单位不能成立自首
B. 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必须区分主犯、从犯
C. 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可以成立单位共同犯罪
D. 在双罚制的情况下,对犯罪的单位只能判处罚金,而不能科处其他刑罚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渎职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安民警甲对其好友乙盗窃的一辆汽车非法提供机动车牌证,使乙得以逃过侦查机关的侦查。甲的行为构成包庇罪
B. 某县工商局局长丙的好朋友丁从事生产、销售假药的活动,丙知道实情后置之不理,并暗示其部下对丁多“照顾”,丁于是更加肆无忌惮,生产、销售假药获利达100余万元。丙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C. 未被公安机关正式录用的人员有可能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D. 非司法工作人员与司法工作人员勾结,共同实施徇私枉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以徇私枉法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依法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应当以个人犯罪论处
B. 单位犯罪的处罚以双罚制为原则,例外情况下实行单罚制
C. 单位可以成为集资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以及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D. 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成立共同犯罪
[多项选择]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 自动性是中止犯与未遂犯、预备犯区别的根本标志
B. 自动性不以具有悔过之心为必要
C.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D. 中止犯也是法定量刑情节之一
[多项选择]关于犯罪客体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 刑法所保护的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法益)
B. 刑法规定犯罪行为侵害或指向、影响的具体的人或物
C. 犯罪客体揭示门口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侵害了什么)
D. 犯罪客体分为直接客体、同类客体、一般客体三类
[多项选择]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 犯罪主体可分为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
B. 自然人犯罪主体又可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C. 特殊主体是指除了具有犯罪主体所要求的一般条件(责任年龄、能力)外,分则条文中还特别要求其他条件的主体
D. 分则对主体的特别要求通常是身份,但也包括国籍、身体状况、法律地位、状态、性别等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