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5 02:48:30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B. 二者均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C. 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因此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D. 过于自信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因此考虑到危害结果不发生
E. 二者都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更多"下列关于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说法正确的是( )。"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B. 二者均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C. 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因此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D. 过于自信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因此考虑到危害结果不发生
E. 二者都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多项选择]请问下列关于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致使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代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为直接故蒽
B. 丈夫和太太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就往太太的被窝里放一眼镜毒蛇,孩子睡在旁边距离较远的一张床,结果毒蛇不仅咬死了太太,还咬死了孩子,问丈夫对孩子的死亡所持态度是直接故意
C. 贾某持枪要射杀尹某的狗,尹某不让,而且用自己的身体加以遮挡,贾某非常生气,喝令尹某躲开,尹某就是不让开。贾某就朝狗射击,击中了尹某,尹某受了重伤。贾某对尹某的重伤后果的犯罪态度是直接故意
D. 两个高楼清洁工甲和乙拴在一根缆绳上,在20层高楼擦玻璃,一罪犯只仇恨其中一人甲而已,罪犯从来没见过乙,但他砍断了缆绳,导致甲乙都摔死,罪犯对乙的摔死所持态度是直接故意
[简答题]简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之间的区别。
[名词解释]间接故意
[单项选择]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是( )。
A. 行为人的预见程度不同
B. 行为人的预见内容不同
C. 行为人对结果是否发生的意志内容不同
D. 行为人对行为是否实施的意志内容不同
[单项选择]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 )。
A.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同
B.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因素不同
C. 对危害结果发生是否积极追求
D. 对危害结果发生是否知情
[单项选择]故意: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A. 诉讼:审判:执行
B. 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
C. 民法:合同法:婚姻法
D. 事故:抢救:处理
[多项选择]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是:
A. 主要是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结果发生;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B. 主要是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间接故意是“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
C.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必然发生
D. 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的“明知”,包括认识到结果“必然”发生,也包括认识到结果“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通常只认识到结果“可能”发生
[多项选择]下列哪些情形属于间接故意
A. 甲投毒杀害丈夫乙,而对可能也会毒死女儿一事听之任之。结果也毒死了女儿
B. 王某打猎时猎物附近有儿童,王某对可能造成儿童的死亡放任不管,依旧开枪猎杀动物
C. 行为人酒后驾车超速行驶,乘客提醒他注意安全,他不听,仍然高速行驶,结果造成交通事故
D. 行为人与被害人因琐事引起争执。被害人纠集20余人闯入行为人院中无理取闹,行为人气极,拿出私藏的手榴弹拧开后盖掖在腰间,手持点燃的爆竹自屋内冲出,想以此吓退对方。不料对方抢夺手榴弹,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的后果。行为人对该手榴弹爆炸的结果
[单项选择]刑法理论上把犯罪故意区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区分标准是:( )
A. 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不同
B. 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不同
C. 犯罪故意的罪过形式
D. 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不同
[单项选择]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间接故意
A. 张三投毒杀害李四,对也会毒死同室的王五一事听之任之,结果毒死了王五,张三对王五死亡的结果
B. 张三追求一个非犯罪的结果放任另一个犯罪性的结果
C. 行为人与被害人因琐事引起争执。被害人纠集20余人闯入行为人院中无理取闹,行为人气极,拿出私藏的手榴弹拧开后盖掖在腰间,手持点燃的炮竹自屋内冲出。想以此吓退对方。不料对方抢夺手榴弹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的后果。行为人对该手榴弹爆炸的结果
D. 行为人酒后驾车超速行驶,乘客提醒他注意安全,他不听,称自己技术高超,怎么可能发生事故,仍然高速行驶,结果造成交通事故
[单项选择]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一个人只有在故意或过失地实施某种危害社会行为时,才负刑事责任,则故意、过失为犯罪的( )。
A. 客体
B. 主观方面
C. 客观方面
D. 主体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