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19 23:51:51

[单项选择]关于活化凝血时间(ACT),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CT是评价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
B. 正常对照值1.14~2.05分钟
C. 原理与试管法CT相同,但试验中加入白陶土脑磷脂混淆液加强Ⅻ和Ⅺ因子激活,比试管法敏感
D. 临床常用于在体外循环中对肝素用量的监测
E. ACT缩短可见于高凝早期

更多"关于活化凝血时间(ACT),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下列哪一凝血因子在转变为活化凝血因子过程中,不需Ca2+参与( )
A. 因子Ⅻ→Ⅻa
B. 因子Ⅹ→Ⅹa
C. 因子Ⅱ→Ⅱa
D. 因子ⅪA→ⅩⅢa
E. 以上都是
[单项选择]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阳性率最高的是( )
A. 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B. 循环抗凝血素的增加
C. 甲型和乙型血友病
D. 接触因子(Ⅺ、Ⅻ)缺乏
E. 血管性假血友病(VW)
[单项选择]肝素起效阈值为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达到正常对照几倍
A. 1倍
B. 1.5倍
C. 2倍
D. 2.5倍
E. 3倍
[单项选择]对凝血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 凝血过程是非醇促反应过程
B. 凝血过程属于正反馈控制
C. 外伤导致血管收缩触发凝血过程
D. 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
E. 全部凝血因子由肝脏合成
[多项选择]引起凝血时间延长的是
A. 血友病
B. 严重肝脏损害
C. 阻塞性黄疸
D. DIC后期
E. 溶血性黄疽
[单项选择]凝血时间是反映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与下列哪项有关
A. 血小板数量
B. 血小板功能
C. 血浆凝血因子
D. 血管壁的完整性
E. 血管壁的收缩功能
[单项选择]内皮细胞受损,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是通过活化
A. 凝血酶原
B. Ⅻ因子
C. 组织因子
D. 纤维蛋白原
E. 钙离子
[单项选择]凝血时间测定主要用以反映(  )
A. 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
B. 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
C.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状态
D. 抗凝血系统功能
E.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抑制物含量
[单项选择]试管法凝血时间的参考值为()
A. 1~12分钟 
B. 1~3分钟 
C. 4~12分钟 
D. 6~12分钟 
E. 1~4n分钟
[单项选择]男性,14岁,反复关节肿痛。查:凝血时间30分钟,凝血酶原时间11秒(对照13秒),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80秒(对照45秒),与以上结果相符合的诊断是( )
A. 凝血酶生成障碍
B. 凝血活酶生成障碍
C. 血小板异常
D. 纤维蛋白原减少
E. 血管壁异常
[单项选择]凝血时间测定方法已经淘汰的是( )
A. 玻片法
B. 试管法
C. 硅管法
D. 活化凝血时间法
E.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法
[单项选择]对凝血时间最有影响的因素是( )。
A. 血小板数量
B. 血小板功能
C. 血浆凝血因子
D. 血管壁的完整性
E. 血管壁的收缩功能
[单项选择]用于延长激活凝血时间(ACT)的是()
A. 鱼精蛋白
B. 含钾液
C. 预充液
D. 肝素
E. 停搏液
[单项选择]11岁女性,磕碰后易出现皮肤瘀斑,化验凝血时间延长,血清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提示
A. 凝血活酶形成障碍
B. 凝血酶形成障碍
C. 纤维蛋白形成障碍
D. 血小板质或量的异常
E. 血管壁异常
[单项选择]患者女性,11岁,磕碰后易出现皮肤瘀斑,化验凝血时间延长,血清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提示
A. 凝血活酶形成障碍
B. 凝血酶形成障碍
C. 纤维蛋白形成障碍
D. 血小板质或量的异常
E. 血管壁异常
[单项选择]女性,11岁,磕碰后易出现皮肤瘀斑,化验凝血时间延长,血清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提示
A. 疑血活酶形成障碍
B. 凝血酶形成障碍
C. 纤维蛋白形成障碍
D. 血小板质或量的异常
E. 血管壁异常
[单项选择]以下凝血时间检查结果中,提示DIC病人肝素用量过多的是
A. 12分钟
B. 5分钟
C. 32分钟
D. 25分钟
E. 20分钟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