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3 01:59:19

[多项选择]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峰值与( )有关。
A. 设计地震分组
B. 设计基本烈度
C. 建筑结构的自震周期
D. 阻尼比

更多"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峰值与下列哪些选项有关( )
A. 地震分组 (
B. 结构的自
[多项选择]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峰值与下列( )有关。
A. 设计地震分组
B. 设计基本烈度
C. 建筑结构的自震周期
D. 阻尼比
[单项选择]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 版)规定,抗震设计使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值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地震活动周期
B. 结构自振周期
C. 设计特征周期
D. 地基固有周期
[单项选择]地震作用大小的确定取决于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无关
A. 建筑结构的阻尼比
B. 结构自重
C. 特征周期值
D.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多项选择]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下列关于局部地形条件对于地震反应影响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高突地形距离基准面的高度愈大,高处的反应愈弱
B. 高陡坎和边坡顶部边缘的距离愈大,地震反应愈强
C. 边坡愈陡,其顶部的放大效应相应加大
D. 高陡坎和边坡顶部边缘的距离愈大,地震反应相对减弱
[单项选择]《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设计地震分组是为了体现下列什么原则()
A. 设防烈度与基本烈度 
B. 发震断层的性质 
C. 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D. 场地类别不同
[单项选择]某Ⅲ类场地上的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3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当有必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时,算得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最为接近 () (已知结构自振周期T=0.75s,阻尼比ζ=0.075)
A. 0.55
B. 0.62
C. 0.74
D. 0.83
[多项选择]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述对各地震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的表述中( )是正确的。
A. 遭遇众值烈度时,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B. 遭遇第一水准烈度时,可将建筑结构视为弹性体系
C. 遭遇基本烈度时,结构即发生损坏
D. 遭遇罕遇地震时,结构不致发生非弹性变形
[单项选择]计算地震作用和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规定的? ()
A.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C. 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D. 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单项选择]关于建筑抗震地震影响系数的阐述,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 地震影响系数的大小,与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无关
B. 在同一个场地上,相邻两个自振周期相差较大的高层建筑住宅,其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不相同
C. 地震影响系数的计量单位是㎡/s
D.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只与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多项选择]关于建筑抗震场地土剪切波速的表述,下列说法哪些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的规定? ()
A. 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深度取值与地基基础方案无关
B. 计算等效剪切波速时,对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土层,剪切波速取500m/s
C. 在任何情况下,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深度不大于20m
D. 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无关
[多项选择]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地震区的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哪些选项的要求 ()
A.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B.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
C. 同一结构单元不允许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显著不同的基础埋深
D. 当地基土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多项选择]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砂土和粉土是否产生地震液化分为初判和细判,初判的条件有()。
A. 地下水位
B. 地质年代
C. 黏粒含量
D.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多项选择]《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采用两阶级设计实现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下述表述中( )是错误的。
A. 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
B. 承载力验算时应取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C. 第二阶段设计时目标是满足第二水准目标
D. 对于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
[多项选择]《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采用两阶级设计实现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下述表述中( )是错误的。
A. 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
B. 承载力验算时应取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C. 第二阶段设计时目标是满足第二水准目标
D. 对于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
[多项选择]地震烈度7度区,某建筑场地存在液化粉土,分布较平坦且均匀,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采用不消除液化沉陷的地基抗液化措施 ()
A. 地基液化等级严重,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
B. 地基液化等级中等,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
C. 地基液化等级中等,建筑设防类别为乙类
D. 地基液化等级严重,建筑设防类别为丁类
[多项选择]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要求,下列( )地段为抗震设计危险地段。
A. 发生砂土液化的地段 (
B. 产生地表裂缝的地段 (
[单项选择]地基基础抗震设计时,下述()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
A. 地基为软弱黏性土,软土、不均匀土或液化土时,应估计地震时不均匀沉降值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B.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C.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 
D. 同一结构单元可视地基条件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