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党政公务员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25 04:02:18

[单项选择]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本段中“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中的“它们”指代的内容是( )。
A.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B. 道德方面的意义比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C. 单纯的才智方面的成就
D. 远超过常人的品质

更多"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爱因斯坦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多。”该段话所体现的评价原则是______
A. 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B.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名词解释]崇高
[单项选择]有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历史事件(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②③④⑥
B. ①②④
C. ②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单项选择]影片的核心人物老铁的扮演者陈建斌此次褪去锦衣华服,一改往日帝王、枭雄的形象,诠释一位操着浓重的西南地区方言的农民,极具颠覆性,给观众营造了一种______、为之“惊艳”的感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出人意料
B. 脱胎换骨
C. 耳目一新
D. 独辟蹊径
[单项选择]自称普通人的中国外长无论怎样低调都是一位处在前台的聚焦人物他的一言一行注目
A. 自称普通人的中国外长
B. 无论怎样低调
C. 都是一位处在前台的聚焦人物
D. 他的一言一行注目
[单项选择]系统权变理论是最为晚近的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以下哪一位不是其代表人物( )
A. 巴纳德
B. 霍曼斯
C. 梅奥
D. 伯恩斯
[单项选择]某超市在招聘导购员时,要求求职者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超市中的一名导购,你看到一位男性顾客在你负责的区域中已经足足待了15分钟,他看上去有些困惑和沮丧,你会怎样做?"这种面试称为()。
A. 行为事件面谈 
B. 情景面试 
C. 智力测验 
D. 评价中心
[单项选择]小说______的叙事技巧显示了作家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基层的记者对于题材和人物深邃的了解和把握,他如考古学家和地质专家那样严格地对其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态景观予以了穿越、透视和______,以神秘离奇的寓言手法,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印月湖神奇的传说故事。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驾轻就熟 剖析
B. 匠心独运 洞悉
C. 别开生面 解读
D. 融会贯通 了解
[单项选择]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l二流社会包罗万象的社会史。”这位作家是( )。
A. 雨果
B. 狄更斯
C. 巴尔扎克
D. 易卜生
[单项选择]康德对崇高进行专章分析,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的美学著作是( )
A. 《美学》
B. 《艺术哲学》
C. 《美育书简》
D. 《判断力批判》
[简答题]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件事引起争论“一位出租车司机为了救治伤员,闯了红灯”。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待
[单项选择]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记者,采访过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不管面对的是多么重要的人物,她都会很不客气地直接提出问题,即使这些问题会让采访对象感到难受或者愤怒。人们尊敬她,因为她的采访从来不是表演,一直都很真实。
A. 她常常会让人愤怒
B. 她对人非常不客气
C. 她的采访始终真实
D. 她只采访有名的人
[单项选择]一位心理学家在论及人际交往时提出这样一个公式:7%言语+38%声音+55%表情=信息的全部表达。
对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A. 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非语言行为可以代替语言行为
B. 人际交往中,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C. 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绝大部分有赖于非语言的交往
D. 人际交往中,语言的得体,声音的和谐,表情的自然,都是相互为用的
[单项选择]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海啸灾区捐款10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 甲: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 乙:这1000元是丁捐的。 丙:这1000元是乙捐的。 丁: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1000元是谁捐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单项选择]恩格斯曾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现代新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个人物就是创作《神曲》和《新生》的意大利诗人( )。
A. 但丁
B. 薄伽丘
C. 帕佐里尼
D. 维多里尼
[单项选择]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 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
A. 主观联系 
B. 必然联系 
C. 因果联系 
D. 本质联系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