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党政公务员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18 01:49:15

[单项选择]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A.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C. 是金子总会发光
D. 人不可忘本

更多"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这只"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如果一个人在A城市乱扔垃圾就会被认为没有道德;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A城市里就没有人和他做朋友,一个人如果在A城市没有朋友就寸步难行,无法继续留在这里。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 一个人在B城市乱扔垃圾但是仍然可以留在A城市
B. 如果一个人道德修养很高,那么他就能留在A城市
C. 生活在A城市的小李在过马路时将西瓜皮扔在地上,那么他将难以再留在A城市
D. 小王没有留在A城市说明他缺乏道德修养
[多项选择]周某在小商品市场上捡到一块手表,他在原地等候片刻,见无人前来认领,即把表带回家自用。周某对表的占有是( )。
A. 善意占有
B. 非法占有
C. 恶意占有
D. 非所有人占有
E. 合法占有
[单项选择]潘某与刘某相约出游,潘某在长江边拾得一块奇石,爱不释手,拟带回家。刘某说,《物权法》规定河流属于国家所有,这一行为可能属于侵占国家财产。关于潘某能否取得奇石的所有权,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不能,因为石头是河流的成分,长江属于国家所有,石头从河流中分离后仍然属于国家财产 
B. 可以,因为即使长江属于国家所有,但石头是独立物,经有关部门许可即可以取得其所有权 
C. 不能,因为即使石头是独立物,但长江属于国家所有,石头也属于国家财产 
D. 可以,因为即使长江属于国家所有,但石头是独立物、无主物,依先占的习惯可以取得其所有权
[单项选择]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 )
A. 社会惰化效应
B. 责任分摊效应
C. 群体促进效应
D. 群体转移效应
[单项选择]图书馆清洁工刘某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令图书管理员丁某将其带回家的10册图书退还给图书馆。法院接受起诉后,经过审查,认为刘某与本案无直接利害关系,应如何处理()
A. 裁定终结起诉
B. 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C. 裁定驳回起诉
D. 裁定不予受理
[多项选择]某日某地暴雨倾盆,山洪暴发,张某在村边的河里发现了一头顺流而下的绵羊,张某将绵羊打捞起来,带回家中据为己有。几天后,李某找到张某,告诉绵羊是自己帮王某看管的,要求张某归还绵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张某应向李某返还绵羊
B. 张某应向李某返还绵羊不必返还羊毛
C. 张某无权要求李某支付喂养绵羊的费用
D. 张某有权要求李某支付喂养绵羊的费用
[单项选择]张大妈于某日清晨在路边捡到一名弃婴,带回家中抚养十几天后,将该弃婴以8000元价格卖给邻村刘某。张大妈的行为构成( )。
A. 遗弃罪
B. 诈骗罪
C. 拐骗儿童罪
D. 拐卖儿童罪
[多项选择]甲在野外捡到别人丢弃的一头病牛,甲将牛带回家精心照料后牛康复。丢弃病牛的人乙知道消息后找到甲要求返还牛。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乙有权要求甲返还牛
B. 乙可以要求甲返还牛,但是必须支付相应的治疗费用和饲养费
C. 乙无权要求甲返还牛,因为甲取得牛的行为属于原始取得
D. 甲现在享有对牛的所有权
[多项选择]小刘在某商品市场上捡到一块手表,他在原地等了一会儿,见无人前来认领,于是就把表带回家自用。小刘对表的占有是( )。
A. 善意占有
B. 非法占有
C. 恶意占有
D. 合法占有
E. 自主占有
[单项选择]

一个房间中,一批人在聊天。其中,一个人是哈尔滨人,三个人是南方人,两个人是福建人,两个人是作家,三个人是诗人。
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了房间中所有的人,那么,房间中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 ).


A. 最少可能是4人,最多可能是9人。
B. 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C. 最少可能是4人,最多可能是11人。
D. 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E. 无法确定。
[多项选择]甲因与其所在工厂的老板娘发生争吵,决定寻找机会报复。一天,甲将车间里几台机器的螺丝拧掉带回家去,致使设备无法运转,造成经济损失100余万元。公安机关侦查案件时,甲怕自己受追究,提出乙经常在车间徘徊,且有机会作案。但甲说这些话时始终不敢正视公安人员。公安人员遂觉得甲有重大嫌疑,将甲带回查明情况后,甲的罪行败露。则对甲的行为不应认定为:
A. 诽谤罪
B. 诬告陷害罪
C. 盗窃罪
D. 破坏生产经营罪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