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类考试 > 二级注册建筑师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3 20:29:29

[单项选择]超过12层的钢结构房屋,当采用桩基时,承台最小埋深与房屋总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A. 1/12
B. 1/15
C. 1/18
D. 1/25

更多"超过12层的钢结构房屋,当采用桩基时,承台最小埋深与房屋总高度的比值,"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设计桩基时,考虑到以控制沉降为目的,桩基设置时应满足( )。
A. 桩身强度应按桩顶荷载设计值验算
B. 桩、土荷载分配应按上部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确定
C. 桩端进入较好土层,桩端平面处土层应满足下卧层承载力设计要求
D. 桩距可采用(4~6)d
E. 桩距应采用(3~4)d
[单项选择]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 )m的为高层,但不包括总高度超过24 m的单层建筑。
A. 21
B. 23
C. 24 D.25
[单项选择]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通常是按照建筑总高度来划分的,总高度超过( )m的为高层。
A. 12
B. 20
C. 24
D. 48
[单项选择]钢管管道人行道的最小埋深为( )。
A. 0.7m
B. 0.5m
C. 0.4m
D. 0.2m
[多项选择]以控制沉降为目的设置桩基时,应满足( )。
A. 桩身强度应按桩顶荷载设计值验算
B. 桩、土荷载分配应按上部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确定
C. 桩端进入较好土层,桩端平面处土层应满足下卧层承载力设计要求
D. 桩距可采用4~6 d
[单项选择]抗震规范限制了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这是为了下列中哪一项原因
A. 避免内部非结构构件的过早破坏
B. 满足在地震作用下房屋整体弯曲的强度要求
C. 保证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D. 限制房屋在地震作用下过大的侧向位移
[单项选择]设计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时,下述()不正确。
A. 桩基应穿透湿陷性土层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 
B. 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宜采用混凝土预制桩 
C. 对非自重湿陷性场地上乙级桩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宜以浸水载荷试验为主要依据 
D. 计算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时,应适当考虑负摩阻力影响
[单项选择]《抗震规范》限制了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这是为了下列中的哪一项
A. 避免内部非结构构件过早破坏
B. 保证装修不会损坏
C. 保证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D. 限制房屋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过大的侧向位移
[单项选择]《抗震规范》规定,对于黏土砖砌体承重的房屋,当设防烈度为7度时,房屋总高度的限值应为下列何值
A. 27
B. 24
C. 21
D. 18
[单项选择]7度区超过十二层的钢结构房屋,当采用中心支撑时,其压杆的长细比,不宜大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
A. 80
B. 120
C. 150
D. 200
[单项选择]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非单层建筑),总高度超过( )的为高层。
A. 18 m
B. 21 m
C. 24 m
D. 36 m
[单项选择]设防烈度为7度时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总高度和层数不宜超过多少
A. 22m、7层
B. 19m、6层
C. 16m、5层
D. 11m、3层
[单项选择]设计季节性冻土及膨胀性土地基上的桩基时,下述()不正确
A. 桩基进入冻深线或大气影响急剧层以下的深度,最小不应小于1.5m 
B. 为减小或消除冻胀或膨胀对桩基的作用,宜采用挖孔(钻孔)灌注桩 
C. 确定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时,对冻胀力及膨胀范围内的桩侧阻力应适当折减后计算 
D. 在冻胀或膨胀深度范围内,应沿桩周及承台作隔冻隔胀处理
[单项选择]以控制沉降为目的设置桩基时,下述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A. 应按桩顶荷载设计值验算桩身强度 
B. 桩土荷载分配应按上部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确定 
C. 桩端进入较好土层时,可不考虑软弱下卧层影响 
D. 桩距可采用4~6d(d为桩身直径)
[单项选择]在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中,决定砌体房屋总高度和层数限制的因素是( )。
A. 砌体强度与高厚比
B. 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
C. 砌体类别,最小墙厚,地震设防烈度及横墙的多少
D. 砌体类别与高厚比及地震设防烈度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