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8 03:01:46

[多项选择]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为( )m。
A. 3.0
B. 4.0
C. 5.0
D. 6.0

更多"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为( )m。"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氧气瓶,乙炔瓶在使用过程中瓶与瓶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 )m以上,气瓶与明火的距离应保持在( )m以上,当不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A. 2,5
B. 2,10
C. 5,5
D. 5,10
[判断题]氧气瓶、乙炔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5m。两种气瓶也应保持5m以上距离。( )
[判断题]禁止把氧气瓶及乙炔瓶放在一起运送,也不准与易燃物品或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一起运送。( )
[单项选择]钢索上采用瓷瓶吊装绝缘导线布线时,支持点间距不应大于1.5m。线间距离在屋外不应小于( )。
A. 30mm
B. 50mm
C. 80mm
D. 100mm
[判断题]钢索上采用瓷瓶吊装绝缘导线布线时,支持点间距不应大于1.5m;线间距离,屋内不应小于100mm。( )
[单项选择]21~22. 某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底宽75m,横缝间距20m,纵缝间距25m。坝体稳定温度场计算已完成,坝体基础约束区稳定温度为7°C。水泥选用大坝水泥,根据水泥品种和用量,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值为22°C。拟在秋季浇筑基础部位混凝土,坝址处月平均气温15°C,月平均水温8°C,每m3混凝土材料用量如下:水—110kg,水泥—208 kg,卵石—1712 kg,砂—468 kg。根据该坝施工总进度计划,连续4个月的月平均高峰浇筑强度为2.0万m3,配备运浇机械时,月不均衡系数取2.0,月工作小时数取500小时,坝体基础块层厚1.5m,采用平层浇筑法,铺层厚度0.5m,混凝土初凝时间132分钟,运输时间(包括装卸运)18分钟,混凝土运输延误系数取0.85,混凝土施工的运浇设备能力应不小于多少?
A. 164 m3/h
B. 80 m3/h
C. 159 m3/h
D. 155 m3/h
[单项选择]某碾压式土石坝最大设计水头为80m,采用帷幕灌浆,灌孔深为15m,孔间距2.0m,排间距为2.5m,采用水泥黏土浆灌注,允许比降为4.0,灌浆孔的排数宜为()。
A. 7
B. 8
C. 9
D. 10
[多项选择]用瓷珠和瓷瓶室内配线,绝缘导线最小间距:( )。
A. 固定点间距1.5m以下时,应为35mm
B. 固定点间距1.5~3m以下时,应为50mm
C. 固定点间距3~6m以下时,应为70mm
D. 固定点间距6~9m以下时,应为80mm
E. 固定点间距6m以上时,应为100mm
[单项选择]某碾压式土石坝最大设计水头为80m,采用帷幕灌浆,灌孔深为15m,孔间距为 2.0m,排间距为2.5m,采用水泥黏土浆灌注,允许比降为4.0,灌浆孔的排数宜为 ( )。
A. 7
B. 8
C. 9
D. 10
[单项选择]

某9桩承台基础,承台尺寸4m×4m,桩截面0.4m×0.4m,桩间距1.6m,桩长12m,桩端平面处附加压力为400kPa,桩端平面至3.4m,为粉砂,Es=20MPa,3.4m处附加压力为260kPa,3.4~8.4m为黏土,Es=4MPa,8.4m处附加压力为30kPa,8.4m以下为基岩,计算桩基沉降接近()(ψ=1.0,ψe=0.259)。


A. 70mm 
B. 64mm 
C. 60mm 
D. 80mm
[单项选择]

某抗浮桩为0.3m×0.3m预制方桩,桩长12m,间距2.0m,桩群外围周长4×30m=120m,桩数n=14×14=196根,土层分布:0~10m黏土,qsik=40kPa;10~12m粉砂,qsik=60kPa。计算群桩整体破坏时的单桩及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接近()(黏土λi=0.7,粉土λi=0.6)。


A. 210kN、420kN
B. 420kN、210kN
C. 440kN,210kN
D. 210kN、440kN
[单项选择]防火间距规定,当两建筑山墙相对且无门窗时,其间距为( )m。
A. 13
B. 9
C. 6
D. ≥3.5
[单项选择]某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要求fspk=155kPa,桩径0.6m,桩长10m,间距1.5m,正方形布桩,桩体fpk=450kPa,现在fspk=140kPa,未达设计要求,当桩径、桩长和布桩形式不变时,桩间距达()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A. 1.3m
B. 1.2m
C. 1.4m
D. 1.35m
[单项选择]

某抗滑桩,采用0.4m×0.4m预制桩,间距1.2m,桩长10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104kN/m4,桩顶铰接,容许水平位移xoa=10mm,计算每根抗滑桩的每延米的水平抗滑力接近()(EI=5.08×104kN·m2)。


A. 60kN/m
B. 69kN/m
C. 58kN/m
D. 52kN/m
[简答题]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洞口间距40m,左线长3216m,右线长3100m,隧道最大埋深500m,进出口为浅埋段,Ⅳ级围岩。洞身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报告指出,隧道穿越地层为三叠系底层,岩性主要为炭质泥岩、砂岩、泥岩砂岩互层,且有瓦斯设防段、涌水段和岩爆段,Ⅰ、Ⅱ、Ⅲ级围岩大致各占1/3,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十分破碎,且穿越一组背斜,在其褶曲轴部地带中的炭质泥岩及薄煤层中并存有瓦斯等有害气体,有瓦斯聚集涌出的可能,应对瓦斯重点设防,加强通风、瓦斯监测等工作。
技术员甲认为全断面开挖法的特点是工作空间较小、施工速度快、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且全断面开挖法具有较小的断面进尺比,每次爆破震动强度较小,爆破对围岩的震动次数少,有利于围岩的稳定。考虑到该隧道地质情况与进度要求,所以该隧道应采用全断面开挖。同时针对该隧道采用的新奥法施工,提出了“勤量测、紧封闭”的基本原则。
隧道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发生塌方冒顶事故,项目部加强了施工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地质和支护状况、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支护及衬砌内应力。项目部还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教育,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电钻钻眼应检查把手胶套的绝缘是否良好,电钻工应戴棉纱手套,穿绝缘胶鞋;爆破作业人员不能穿着化纤服装,炸药和雷管分别装在带盖的容器内用汽车一起运送;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器电压为110~220V。同时加强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通风设施由专职安全员兼管。
2.问题
(1)改正技术员甲对全断面开挖法特点阐述的错误之处。本项目采用新奥法施工还应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什么?
(2)补充本项目施工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并指出隧道监控量测时出现冒顶塌方的危险信号(征兆)有哪些?
(3)指出并改正项目部安全管理措施中的错误。
[单项选择]车长≤6m的汽车与汽车之间的间距应满足( )m。
A. 0.5
B. 0.7
C. 0.8
D. 0.9
[填空题]有一瓶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M的氢气(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温度为T,则该瓶氢气的热力学能为().(R为摩尔气体常数)
[单项选择]小区内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 )m。
A. 50
B. 60
C. 70
D. 80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