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6 22:30:24

[多项选择]关于没收财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甲受贿100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万元,甲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甲被没收财产的总额至少应为300万元
B. 甲抢劫他人汽车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该汽车应上缴国库
C. 甲因走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此前所负赌债,经债权人请求应予偿还
D. 甲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30万元,因妨害清算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二万元。没收财产和罚金应当合并执行

更多"关于没收财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关于没收财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甲受贿100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万元,甲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甲被没收财产的总额至少应为300万元
B. 甲抢劫他人汽车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该汽车应上缴国库
C. 甲因走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此前所负赌债,经债权人请求应予偿还
D. 甲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30万元,因妨害清算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二万元。没收财产和罚金应当合并执行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没收财产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没收财产前犯罪分子所负的任何债务都不得以没收的财产支付
B. 对犯罪分子非法取得的财产应当使用没收财产刑
C. 在判处没收财产刑时不得没收犯罪分子的家属应有的财产
D. 对犯罪分子在犯罪中使用的本人财产应当使用没收财产刑
[多项选择]下列说法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中,发现遗漏依法应当审查起诉同案犯罪嫌疑人的,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提起公诉
B.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过程中,发现应当逮捕但公安机关未提请批准的,可以直接作出逮捕的决定
C. 人民法院在庭审过程中发现遗漏的犯罪事实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就其作出判决
D. 执行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判决时没发现的罪行的,应移送原审人民法院处理
[多项选择]下列哪些选项说法错误( )
A. 甲为了让乙同意与其结婚,将乙囚禁在一小屋内。乙多次欲逃跑。甲暴怒:“把你腿打瘸了,看你再跑广最终甲将乙打成重伤。则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非法拘禁罪,并应从重处罚
B. 甲从人贩子手中花了5 000元,买来乙做自己的媳妇,但嫌弃乙长得丑,就转手将乙以4 000元卖给同村的瞎子丙。则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C. 甲在首要分子乙的教唆下,参与聚众阻碍公安机关解救被收买的妇女丙。则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D. 甲为某市市长,将本市救灾款项,用于投资个人开办的小型作坊。则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挪用特定款物罪
[多项选择]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 甲、乙二人合谋抢劫出租车,准备凶器和绳索后拦住一辆出租车,谎称去郊区某地。出租车行驶到检查站,检查人员见甲、乙二人神色慌张便进一步检查,在检查时甲、乙意图逃离出租车被抓获。甲、乙二人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
B. 甲深夜潜入某银行储蓄所行窃,正在撬保险柜时,听到窗外有响动,以为有人来了,因害怕被抓就悄悄逃离。甲的行为构成盗窃(未遂)罪
C. 甲意图杀害乙,经过跟踪,掌握了乙每天上下班的路线。某日,甲准备了凶器,来到乙必经的路口等候。在乙经过的时间快要到时,甲因口渴到旁边的小卖部买饮料,待甲返回时,乙因提前下班已经过了路口。甲等了一阵儿不见乙经过,就准备回家,在回家路上因凶器暴露被抓获。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
D. 甲意图陷害乙,遂捏造了乙受贿10万元并与他人通奸的所谓犯罪事实,写了一封匿名信给检察院反贪局。检察机关经初查发现根本不存在受贿事实,对乙未追究刑事责任。甲欲使乙受到刑事追究的意图未能得逞。甲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未遂)罪
[多项选择]某建筑公司因严重资不抵债向法院申请破产救济。关于该案破产财产范围和清偿顺序等,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 该公司所欠民工工资应当列入破产费用先行清偿
B. 该公司租用甲公司的一套建筑设备不能列入破产财产
C. 该公司的一批脚手架已抵押给某银行,该批脚手架不能列入破产财产
D. 该公司员工对该公司的投资款只能作为普通债权受偿
[多项选择]关于法的评价作用,下列选项中,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违法的作用
B. 法作为社会规范可以用来判断自己行为合法与违法
C. 人们可以运用一定的标准判断法律的好坏
D. 人们可运用统治阶级的思想评价法律的好坏
[多项选择]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甲乘坐公交车时和司机章某发生争吵,狠狠踹了章某后背一脚。章某返身打甲时,公交车失控,冲向自行车道,撞死了骑车人程某。甲的行为与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 乙以杀人故意瞄准李某的头部开枪,但打中了李某的胸部(未打中心脏)。由于李某是血友病患者,最后流血不止而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 丙与同伙经预谋后同时向王某开枪,同伙射击的子弹打中王某的心脏,致王某死亡。由于丙射击的子弹没有打中王某,故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 丁以杀人故意对赵某实施暴力,导致赵某遭受濒临死亡的重伤。赵某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医生存在一定过失,未能挽救赵某的生命。丁的行为与赵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