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类考试 > 中级金融专业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4 03:29:00

[单项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1998~2002年的物价问题。该时期物价指数分别为 99.2%、98.6%、100.4%、100.7%和99.2%。
这种物价现象属于( )。
A. 隐蔽性通货膨胀
B. 通货紧缩
C. 经济危机
D. 正常的物价波动

更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出现了许多"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1998~2002年的物价问题。该时期物价指数分别为 99.2%、98.6%、100.4%、100.7%和99.2%。
产生这种物价现象的重要原因有( )。
A. 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
B. 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C. 国际环境的影响
D. 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政策
[简答题]

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 (1992-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8%。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
材料2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2005年11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首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透露,今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225:1,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3.3:1,这将是改革开放历史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名义上的最高值,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话,2020年按照预计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4:1。
材料3
郑新立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为不利,这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迈过的一个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这样前景的新农村,当然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但我还认为必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公正和谐,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材料4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政策的原因,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城乡政策的平等,而且要向农村倾斜。这是关键所在。只有城乡平等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惠及亿万农民的新农村。
材料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

[简答题]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 (1992-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8%。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
材料2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2005年11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首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透露,今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225:1,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3.3:1,这将是改革开放历史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名义上的最高值,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话,2020年按照预计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4:1。
材料3
郑新立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为不利,这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迈过的一个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这样前景的新农村,当然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但我还认为必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公正和谐,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材料4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政策的原因,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城乡政策的平等,而且要向农村倾斜。这是关键所在。只有城乡平等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惠及亿万农民的新农村。
材料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
[多项选择]我国国民经济自1978年以来发展很快,这期间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相结合
B.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C.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 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单项选择]

根据下面文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06年,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快速增长,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2006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2006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
材料二: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总量更为突出。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同时,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材料三:有专家称,2006年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比2005年降低22%左右,大约为1200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外出务工的月工资平均达到1100元。据此,有人得出“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的结论。

由材料可判断出,2006年我国劳动力的总体供求状况为()。
A. 供小于求约1100万人
B. 供大于求约1100万人
C. 供小于求约1400万人
D. 供大于求约1400万人
[不定项选择](三) 材料1: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的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首先,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其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第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加大了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如农民工群体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1.2亿,作为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难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存发展权利。 材料2: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2006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145.36亿元,增长86.8%;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比2006年增加246.99亿元,增长13.9%;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达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
A.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B. 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日益突出
C. 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已满足公共需求
D. 中央财政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
[多项选择](二)
材料1
21世纪初开始,我国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的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首先,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其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第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加大了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如农民工群体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1.2亿,作为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难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存发展权利。
材料2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2006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145.36亿元,增长86.8%;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比2006年增加246.99亿元,增长13.9%;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达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
(★★☆☆☆)对于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状况理解正确的是( )。
A.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B. 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日益突出
C. 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已满足公共需求
D. 中央财政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
[多项选择]

(二) 材料一:2006年,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2006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
材料二: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同时,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材料三:有专家预测,2006年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将比2005年降低22%左右,大约在1200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外出务工的月工资平均预期达到1100多元。据此,有人得出“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的结论。

对于材料中的“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这句话,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 它从一个侧而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状况
B. 它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起薪比较低
C. 它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起薪高低并不是反映个人社会作用大小的惟一因素
D. 既然大学生起薪等同于农民工,因此读大学没有必要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