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1-03 19:53:09

[简答题]旧律(指汉律)因秦《法经》,就增三篇,而《具律》不移,因在第六。罪条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故(新律)集罪例以为《刑名》,冠于律首。 ——《晋书·刑法志》 上述文字材料记述了汉、魏时代法典体例发展演变的概况,请分析材料并结合中国法制史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旧律”在篇目上增加了哪三篇 (2)“旧律”在篇目体例上存在什么问题 (3)“新律”在篇目体例上有哪些主要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4)汉魏之后,《晋律》和《唐律》在法典的篇目体例上又是如何演变的

更多"旧律(指汉律)因秦《法经》,就增三篇,而《具律》不移,因在第六。罪条例"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旧律(指汉律)因秦《法经》,就增三篇,而《具律》不移,因在第六。罪条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故(新律)集罪例以为《刑名》,冠于律首。——《晋书·刑法志》请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法制史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法经》的体例是什么样的 它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2)“旧律”具体是指什么 它在篇目上增加了哪三篇
(3)“新律”较“旧律”有何变化
(4)《晋律》在法典的篇目体例上又是如何演变的
[名词解释]《法经》
[多项选择]关于《法经》的叙述有:①《法经》的作者是魏国的李悝。②《盗法》、《贼法》是涉及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将此两篇列为法典之首。③《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④《法经》六篇为秦汉直接继承,成为秦汉律的主要篇目。⑤《杂法》、《捕法》多属于诉讼法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
B. ②④⑤
C. ③⑤
D. ③④
[简答题]简述《法经》的内容。
[单项选择]《法经》共有( )。
A. 六篇
B. 七篇
C. 九篇
D. 十二篇
[简答题]简述《法经》的主要内容。
[单项选择]《法经》的篇目有()
A. 4篇
B. 5篇
C. 6篇
D. 7篇
[简答题]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单项选择]《法经》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 )。
A. 商鞅
B. 吴起
C. 李悝
D. 韩非
[填空题]泰国在秦孝公时,商鞅以《法经》为蓝本,改法为()。
[填空题]《法经》的第六篇是()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经》的作者是商鞅
B. 《法经》将“名例”列为首篇
C. 《法经》确立的九篇体例为后世法典所继承和发展
D. 《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
[简答题]乙题:
“在人类法律制度的发展史上,实体法和程序法原本不是合体并存的。不管是中国古代的《法经》、《唐律》,还是西方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世纪的《加格林纳法典》都是既有实体法的规定,也有程序法的内容。只不过是近代,随着人类法律关系的日益复杂,才产生了实体法和程序法分立的需要,并因之有了各国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民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法典化实践。”
“罗马《十二铜表法》的次序为,第一表规定对当事人的传唤;第二表规定对证人的传唤以及缴纳诉讼保证金等事项;第三表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方式。前三表的内容属于诉讼法,从第四表到第十表的内容才属于实体法。”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请利用你掌握的法学理论及相关知识,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答题要求:
1.用相关的法学知识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2.说理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3.答题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多项选择]以下关于《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经》首先确立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宗旨
B. 共有《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
C. 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编撰的
D.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较为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