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24 03:27:42

[单项选择]安眠药中毒的机制是
A. 缺氧
B. 麻醉和抑制作用
C. 局部作用
D. 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生理功能
E. 抑制酶活力

更多"安眠药中毒的机制是"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急性安眠药中毒洗胃液应用
A. 2%碳酸氢钠
B. 1:5000高锰酸钾
C. 清水或生理盐水
D. 鸡蛋清、牛奶
E. 10%活性炭
[单项选择]安眠药中毒可见()。
A. 呼吸抑制
B. 中毒时呼出气有蒜味
C. 中毒时呼出气有烂苹果味
D. 中毒时呼出气有苦杏仁味
E. 头晕乏力,嗜睡
[单项选择]
 

 

安眠药中毒病人导泻时,应选用()。
A. 2%~4%碳酸氢钠溶液
B. 硫酸镁
C. 温开水或等渗盐水
D. 硫酸钠
E. 硫酸铜
[单项选择]安眠药宜()
A. 及时服
B. 饭前服
C. 清晨空腹服或睡前服
D. 睡前1~2h服
E. 晚上服用
[单项选择]属于镇静安眠药的是
A. 地西泮
B. 吲哚美辛
C. 硝酸甘油
D. 胺碘酮
E. 阿米卡星
[单项选择]安眠药应()。
A. 饭前服
B. 饭后服
C. 睡前服
D. 服后多饮水
E. 服后不饮水
[单项选择]某甲意图杀害乙某,在乙某的牛奶中投放安眠药,但因为使用的安眠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深度熟睡。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装入麻袋投入河中,致乙溺死,甲构成:
A.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 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单项选择]甲某意图杀害乙某,在乙某的牛奶中投放安眠药,但因为使用的安眠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乙某深度熟睡。甲某误以为乙某已经死亡,将“尸体”装入麻袋投入河中,致乙溺死,甲构成:( )
A.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 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单项选择]硝普钠中毒机制是
A. 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
B. 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
C. 与过氧化氢酶结合
D. 与维生素B12结合
E. 与硫代硫酸钠结合
[单项选择]

甲想杀害身材高大的乙,打算先用安眠药使乙昏迷,然后勒乙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由于甲投放的安眠药较多,乙吞服安眠药后死亡。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的预备行为导致了乙死亡,仅成立故意杀人预备
B. 甲虽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但所预定的实行行为(勒乙的脖子)并未实施完毕,故只能认定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C. 甲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D. 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论处
[单项选择]有机磷农药中毒机制是
A. 缺氧
B. 麻醉和抑制作用
C. 局部作用
D. 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生理功能
E. 抑制酶活力
[多项选择]CO中毒机制包括( )
A. 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Hb结合形成HbCO,使Hb失去携氧能力
B. 与肌红蛋白结合影响氧从毛细血管弥散到细胞线粒体,损害线粒体功能
C. 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结合,阻断电子传递,抑制细胞呼吸,致细胞内窒息
D. 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Fe3+络合,使其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呼吸链断裂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