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28 22:41:53

[简答题]甲某是一个法国人,妻子乙某原是加拿大人,因与甲某结婚取得法国国籍。后来,乙某想与丈夫离婚,以便和沙特的一个王子结婚,但是按照当时法国法律的规定,她不能离婚。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乙某先在法国法院取得了分居判决,然后只身迁居允许离婚的德国,取得德国国籍之后,又在德国法院获得离婚判决。随后,乙某在德国柏林与沙特王子结婚,婚后她以德国公民的身份回到法国。甲某在法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宣布其妻加入德国国籍、离婚以及再婚的行为皆属无效。虽然法国冲突法规定,离婚依当事人本国法,但法国最高法院认为,乙某取得德国国籍的动机,显然是为了逃避法国法律禁止离婚的规定,因而构成了法律规避,遂判决她在德国的离婚和再婚都属无效。该法院认为它无权受理她加入德国籍的问题。 问:我国关于《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是如何对待法律规避问题的

更多"甲某是一个法国人,妻子乙某原是加拿大人,因与甲某结婚取得法国国籍。后来"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甲某是一个法国人,妻子乙某原是加拿大人,因与甲某结婚取得法国国籍。后来,乙某想与丈夫离婚,以便和沙特的一个王子结婚,但是按照当时法国法律的规定,她不能离婚。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乙某先在法国法院取得了分居判决,然后只身迁居允许离婚的德国,取得德国国籍之后,又在德国法院获得离婚判决。随后,乙某在德国柏林与沙特王子结婚,婚后她以德国公民的身份回到法国。甲某在法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宣布其妻加入德国国籍、离婚以及再婚的行为皆属无效。虽然法国冲突法规定,离婚依当事人本国法,但法国最高法院认为,乙某取得德国国籍的动机,显然是为了逃避法国法律禁止离婚的规定,因而构成了法律规避,遂判决她在德国的离婚和再婚都属无效。该法院认为它无权受理她加入德国籍的问题。问:

什么是法律规避行为其构成要件是什么?
[单项选择]甲喜新厌旧,欲杀害妻子乙后与情妇结婚,虽然明知其儿子丙有与乙在同一饭碗里吃饭的习惯,由于杀乙心切而不顾丙的死活,仍在乙的饭碗里投放毒药。结果乙、丙均中毒身亡。本案中甲对丙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简答题]

甲与乙结婚后打算做生意,妻子乙因与甲在经营方面意见不和,与丈夫书面约定:丈夫的生意与家庭无关,家庭存款全部由乙掌管。2009年甲以自己的名义向朋友丙借款十万元做生意。甲的生意刚有起色便遭遇行情变化,2010年之后甲的生意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债务到期后,丙开始向甲催还借款,甲称自己无力偿还,丙要求甲与乙共同偿还,甲拿出与妻子乙的财产约定协议,证明自己的生意与妻子无关,而丙对此并不知情。丙见索要借款无望起诉至法院,要求甲乙夫妻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甲乙之间的约定对甲乙双方是否具有约束力?
(2)对于丙是否知道甲乙之间的约定的举证责任应该由谁承担?
(3)甲欠丙的借款应如何偿还?
(4)若甲乙之间的约定是在甲生意亏损之后所做,那么该约定的效力如何?


[单项选择]甲某因强奸丙某被公安机关逮捕,甲某之妻乙某为使甲某不受处罚,多次找到被害人丙某要求其作证证明其与甲某是通奸而不是被强奸,并许诺给丙某2万元的精神损失费,丙某不从,乙某就叫人把丙某关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里,声称丙某如果不按她说的去做,就不放她出去,由此将丙某拘禁5天之久,导致丙某精神受到严重刺激,引发重症型精神疾病。对于乙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A. 乙某构成妨害作证罪和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
B. 乙某构成伪证罪和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
C. 乙某构成伪证罪和非法拘禁罪,属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理
D. 乙某构成妨害作证罪和非法拘禁罪,属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理
[单项选择]我国居民甲某2010年12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7500元和年终一次性奖金20000元。甲某12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 2566.67
B. 2700
C. 4350
D. 5000
[多项选择]甲某欲出资50万元与乙某合资成立M有限公司。甲某与丙某协议约定,甲某委托丙某以丙某的名义向M公司出资,并且由丙某代替甲某行使股东权,但若涉及股利分配、增资扩股等重大事项,丙某应该取得甲某的同意方可行使权利。对此,乙某知情。公司成立后,丙某、乙某作为公司股东,其姓名记载于股东名册、公司章程以及工商登记中。后,丙某与乙某召开股东会会议,决定增资扩股,引入新股东N公司的投资50万元。甲某对此不知情。事后,甲某得知公司变动,与乙某、丙某发生争议。就该情况,下列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 甲某可以以自己为M公司的实际股东且乙丙知情为由,请求法院确认增资扩股协议无效
B. 乙某可以主张甲某的姓名并未记载于股东名册、公司章程以及工商登记中,因此其无权对公司治理和经营行为作出干预
C. 甲某与丙某的协议属于双方的内部约定,甲某不得以此对抗公司外第三人N公司,即使N公司知道甲某为隐名公司股东也不例外
D. 甲某请求确认增资协议无效于法无据,但其可以根据与丙某订立的协议追究丙某的违约责任
[多项选择](二)   甲某和乙某在赵某开的工厂打工,赵某拖欠甲某、乙某6000多元的报酬一直不付。甲某、乙某二人商定后,将赵某15岁的女儿 A骗出,然后带到外地扣押以迫使赵某支付报酬;在此期间(共21天),甲某、乙某多次打电话让赵某支付报酬,但赵某仍然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于是,甲某、乙某商定将,A卖给他人。在甲某外出寻找买主期间,乙某奸淫了A。甲某找到了买主丙某后,甲某、乙某二人以6000元将A卖给了丙某。丙某买回 A后,要与A结婚,A不愿意与丙某结婚;丙某后来觉得A年纪小、太可怜,便让A回原居住地与家人团聚。丙某又觉得自己亏了。  于是找到甲某,让甲某退回自己的6000元钱。甲某拒绝退还,丙某便于深夜将甲某的一辆价值4000元的摩托车骑走。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第86-90题。 甲某的行为构成:( )
A. 绑架罪
B. 非法拘禁罪
C. 拐卖妇女罪
D. 强奸罪
[单项选择]甲某是某派出所民警。某日甲某在车站遇到其友乙某,乙某告知因犯杀人罪正在受到追捕。甲某给1000元,将乙某送上火车。当追捕乙某的公安人员赶到时,甲某有意上前搭讪,故意延误追捕者时间,使列车出站,乙某逃脱。甲某行为构成:
A. 窝藏罪
B.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罪
C. 徇私枉法罪
D. 私放在押人员罪
[多项选择]甲想杀害妻子乙。一日,甲放毒药于乙碗中,乙吃后疼痛难忍。甲动了恻隐之心,急忙将乙送往医院。乙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B. 甲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
C. 对甲的行为,应当减轻处罚
D.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对其积极施救行为,在量刑时可以酌情考虑
[多项选择]甲某和乙某因合同纠纷诉至A市法院。A市法院经过审理,判决甲某向乙某赔偿10万元。甲某不履行判决,乙某向A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查明,甲某在本地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但是在外地有一栋房子。于是,A市法院委托B市法院执行。 B市法院执行过程中,做法正确的是( )
A. B市人民法院接到委托函后,对该判决进行了实体审查,审查结果该判决合法,于是按照委托函的要求进行执行
B. B市人民法院接到委托函后,发现该判决有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于是直接裁定不予执行
C. B市人民法院接到委托函后,对甲某履行债务的时间需要变更的,可以直接变更
D. B市人民法院接到委托函后,对甲某履行债务的方式需要变更的,应当征得乙某的同意,并将变更情况及时告知A市人民法院
[单项选择]甲某欠乙某1千元钱,甲某以4辆自行车抵押给乙某,并签订合同。次日,甲某、乙某去有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由于两人疏忽,漏登记2辆。下列对本案中的抵押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抵押合同成立,抵押合同标的为2辆自行车
B. 该抵押合同成立,抵押合同标的为4辆自行车
C. 该抵押合同成立,抵押权的标的都不可以对抗第三人
D. 该抵押合同成立,抵押权的标的都可以对抗第三人
[单项选择]甲某欠乙某1千元钱,甲某以4辆自行车抵押给乙某,并签定合同。次日,甲某、乙某去有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由于两人疏忽,漏登记2辆。下列对本案中的抵押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抵押合同成立,抵押合同标的为2辆自行车
B. 该抵押合同成立,抵押合同标的为4辆自行车
C. 该抵押合同成立,抵押权的标的都不可以对抗第三人
D. 该抵押合同成立,抵押权的标的都可以对抗第三人
[单项选择]甲某向乙某借了5万元的高利贷,事后乙某向甲某讨还时,甲某矢口否认,并且将乙某强行关在自家的地下室里,对其殴打,让乙某将借据交出,并强迫乙某书写字据称甲某已经将5万元还给乙某了,否则就不放乙某,乙某无奈只得照办。则( )。
A. 甲某构成抢劫罪和非法拘禁罪
B. 甲某构成绑架罪
C. 甲某构成抢劫罪
D. 由于甲乙之间的高利借贷是不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甲某只构成非法拘禁罪
[单项选择]甲某向乙某借了10万元的贷款,事后乙某向甲某讨还时,甲某矢口否认,并且将乙某强行关在自家的地下室里,对其殴打,让乙某将借据交出,并强迫乙某书写字据称甲某已经将10万元还给乙某了,否则就不放乙某,乙某无奈只得照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某成立非法拘禁罪
B. 甲某成立抢劫罪
C. 甲某成立绑架罪
D. 甲某成立抢劫罪和非法拘禁罪
[单项选择]甲想与妻子乙离婚,但乙不同意,甲就决定杀害乙。在乙的生日那天,甲将一包毒药拌在了乙最喜欢吃的菜里。不料乙的朋友丙来到他们家里为乙庆祝生日,并先吃了拌有毒药的菜,甲见丙吃那盘菜也很着急,但是怕事情败露而没有阻止丙,最后导致丙中毒死亡。甲的行为( )
A. 构成故意杀人罪
B.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构成投毒罪
D. 算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但未构成犯罪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