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09-29 04:23:30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时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材
材料二:"事件(卢沟桥事变)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本新送审的历史教材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指的是什么事件?
(2)从两则材料中概括出日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并指出其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
(3)该事件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更多"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1937年7月"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时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材 材料二:“事件(卢沟桥事变)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本新送审的历史教材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指的是什么事件?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时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材

材料二“事件(卢沟桥事变)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本新送审的历史教材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指的是什么事件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材料二 废除丞相,而“不可无辅臣”,朱元璋挑选文人担任顾问,“称近臣,不为置僚属,亡所治”,“皆侍左右、备顾问,然不预平章事如昔时”。
材料三 清初,“国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检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根据材料一,明朝建立之初在加强中央集权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手段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通典》卷十《漕运》 材料二:(通济渠和邗沟开通后)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江南河开通后)八百余里,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 ——《大业杂记》 材料三: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隋书》卷六八《阎毗传》

(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他目的,请根据三则材料加以概括。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1 2006年9月17日,“2006中国发达县域经济论坛”近日在山东省荣成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讲话中强调,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兼有农业与非农产业,是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栽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战略眼光谋划县域经济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09月17日 材料2 2006年5月6日晚,温家宝到宁夏中宁县考察期间,在与县、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座谈时指出,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丰收,这说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支农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但我们要居安思危,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又要看到不利因素。他强调,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这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一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使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不做表面文章,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当前特别要重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行为,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 ——《温家宝宁夏考察强调:新农村建设不做表面文章》,《新华网》2006年5月6日结合以上材料,请回答: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什么现实意义 (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定项选择]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 材料1:我国石油、天燃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早在十年前,我国就已经对节约能源进行了立法。近年来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与能源短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能源浪费惊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 材料2:2006年8月5日,国务院同意并公布了由环境保护总局、发展和改革委会员制定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2007年11月下旬,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制订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等三个办法。12月,备受关注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首次亮相,面向各界征求意见。
A. 我国能源消耗的急剧增长与能源浪费并存
B.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C. 能源供需矛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D. 我国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不定项选择]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材料1: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早在十年前,我国就已经对节约能源进行了立法。近年来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与能源短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能源浪费惊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 材料2:2006年8月5日,国务院同意并公布了由环境保护总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2007年11月下旬,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制订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等三个办法。12月,备受关注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首次亮相,面向各界征求意见。
A. 我国能源消耗的急剧增长与能源浪费并存
B.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增加转发变
C. 能源供需矛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D. 我国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力争高速度》一文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材料二: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一书记载,1958年“大跃进时提出的实现农业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深翻改土,高度密植”。
材料三:《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艰难探索》一文指出:以钢为纲的“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1957—1960年工业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产值下降22.8%……到1960年,粮棉的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材料四:2002年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请回答: 材料一的总路线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