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7 22:25:18

[填空题]岸边测速垂线的部分流量超过总流量的()时,应补充或调整测速垂线。

更多"岸边测速垂线的部分流量超过总流量的()时,应补充或调整测速垂线。"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随()级的不同,断面形状或流速横向分布有较明显变化的,可分大、中、小流量级分别布设测速垂线。
A. 水位
B. 流速
C. 流量
D. 面积
[单项选择]断面岸边第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为1.06m/s,岸边流速系数为0.7,则岸边至第一条测速垂线间的部分平均流速为()。
A. 0.64
B. 0.74
C. 0.85
D. 0.95
[单项选择]当回流量超过断面()的1%时,除测定其边界外,还应在回流区内布设适当的测速垂线,并测算回流量。
A. 总流量
B. 中泓流量
C. 部分流量
D. 顺流量
[单项选择]断面回流量未超过断面顺流量的(),且在不同时间内顺逆不定时,可只在顺逆流交界两侧布置测速垂线测定其边界,回流可作死水处理。
A. 1%
B. 2%
C. 3%
D. 5%
[单项选择]冰期的()分布不均匀或测速垂线上冻实时,测速垂线的位置应及时进行调整或补充。
A. 流冰
B. 岸冰
C. 冰花
D. 水中冰
[单项选择]一条测速垂线的起点距为35m,水深为18.5m,垂线流速0.85m/s,与其相邻的一条测速垂线的起点距为63m,水深为20.6m,垂线流速为0.43m/s,则该两条垂线间的部分流量为()m3/s。
A. 351
B. 242
C. 355
D. 245
[单项选择]一条测速垂线实测的流速为1.85m/s,流向偏角为12°,与其相邻的另一条测速垂线采用半深一点法(流速系数0.89)测速,测点流速为2.96m/s,流向偏角为10°,两条垂线间的部分面积为305m2,则该两条垂线间的部分流量为()m3/s。
A. 732
B. 671
C. 677
D. 683
[单项选择]对测流断面内大于总流量()的独股水流、串沟,应布设测速垂线。
A. 5%
B. 3%
C. 2%
D. 1%
[单项选择]断面相邻两条垂线的平均流速分别为1.06m/s和2.03m/s,则这两条测速垂线间的部分平均流速为()。
A. 1.53
B. 1.55
C. 1.54
D. 1.56
[单项选择]在一次流量测验中,两条相邻的测速垂线起点距分别是305m和320m,水深分别是2.40m和2.50m,其间没有加测水深,则该两条测速垂线间的部分面积为()m2
A. 36.8
B. 36.7
C. 36.75
D. 37
[单项选择]断面临近死水边的第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为1.32m/s,则该条测速垂线与死水边间的部分平均流速为()。
A. 0.79
B. 0.92
C. 1.06
D. 1.19
[单项选择]在流量测验中,测验垂线包括流速测验垂线和水深测验垂线,流速测验垂线和水深测验垂线应()编号。
A. 合并
B. 分别
C. 交叉
D. 接序
[单项选择]在一次流量测验中,某垂线水深为2.4m,采用半深一点法测速时,流速仪的测速位置应该是在水下()处。
A. 0.5m
B. 1.2m
C. 0.5
D. 1.2
[单项选择]条件允许时宜均匀分布测速垂线。均匀布线不包括()。
A. 等部分水面宽布线
B. 等部分平均水深布线
C. 等部分流量布线
D. 等部分面积布线
[单项选择]测速垂线的布设应能控制断面地形和流速沿河宽分布的主要转折点,主槽垂线与河滩相比应()。
A. 较密
B. 较稀
C. 相等
D. 更均匀
[单项选择]测速垂线的布设应能控制()和流速沿河宽分布的主要转折点。
A. 水位变化
B. 流量变化
C. 断面地形
D. 悬沙分布
[单项选择]水位涨落或河岸冲淤使靠岸边的垂线离()太远或太近时,测速垂线的位置应及时进行调整或补充。
A. 断面
B. 滩区
C. 主流
D. 岸边
[单项选择]在流量测验中,测验垂线的编号可根据每次流量的测验顺序()依次编列。
A. 自一岸向另一岸
B. 自中间向两岸
C. 自最大水深向最小水深
D. 自最大流速向最小流速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