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3 05:47:15

[单项选择]唐律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既承袭秦汉又表现了高度的成熟性,对后来的元明清法律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列关于唐代法制的判断哪项是错误的( )
A. 《永徽律》、《永徽律疏》和《唐律疏议》指的都是内容相同的法典
B. 唐玄宗时期,李甲用匕首刺伤了张乙,15日后张乙因大火被烧死,则依唐律李甲只需负伤人的责任
C. 唐徽宗时,赵丙因偷盗邻人一斗米和殴伤黄丁,越想越害怕,便去官府自首,他只自首了殴伤黄丁的事,但偷盗的事不久也被发现,则依唐律应只以偷盗论之
D. “失礼之禁,著在刑书”说明了在唐代法与礼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更多"唐律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既承袭秦汉又表现了"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唐律疏议
[简答题]

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教明律为重。盗贼及有关币帛钱粮等事,明律则教唐律为重。 --------(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祭祀》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如何理解薛允升的上述观点?
[简答题]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斗讼律》:“诸斗殴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人者,斩。”“诸过失杀伤人者,各以其状,以赎论(渭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致;共举重物,力所不致;若乘高履危足跌及因击禽兽,以至杀伤之属,皆是)。”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唐律的什么原则其历史渊源是什么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这段文字反映了当时刑律发展到什么程度
(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


[简答题]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共犯罪者,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若家人共犯,止坐尊长,侵损于人者,以凡人首从论。即共监临主守为犯,虽造意者,仍以监守为首,凡人以常从论……即共犯谋反、谋大逆、谋叛、强盗、强奸,亦无首从”。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唐律的什么原则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适用这一法律原则有何例外为什么 (4)唐律这一规定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简答题]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斗讼律》:“诸斗殴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人者,斩。”“诸过失杀伤人者,各以其状,以赎论(渭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致;共举重物,力所不致;若乘高履危足跌及因击禽兽,以至杀伤之属,皆是)。”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唐律的什么原则其历史渊源是什么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这段文字反映了当时刑律发展到什么程度
(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
[简答题]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名例律》:“诸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应议者期以上亲及孙、若官爵五品以上,犯死罪者,上请;流罪以下,减一等。其犯十恶,反逆缘坐,杀人,监守内奸、盗、略人、受财枉法者,不用此律。”
这段文字反映了唐律的什么原则其历史渊源是什么
[简答题]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名例律》:“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以官当流者,三流同比徒四年。”“诸以官当徒者,罪轻不尽其官,留官收赎;官少不尽其罪,余罪收赎。”
问题:
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