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类考试 > 证券从业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09-29 08:26:50

[判断题]发起人或股东将经营业务纳入拟发行上市公司的,该经营业务所必需的商标可不进入公司。( )

更多"发起人或股东将经营业务纳入拟发行上市公司的,该经营业务所必需的商标可不"的相关试题:

[判断题]发起人或股东将经营业务纳入拟发行上市公司的,该经营业务所必需的商标可不进入公司。()
[单项选择]发行上市公司应有独立于主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生产经营场所,是为了达到( )的要求。
A. 资产独立
B. 机构独立
C. 财务独立
D. 人员独立
[单项选择]发起人以外的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 )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向该公司所有股票持有人发出收购要约。
A. 60%
B. 40%
C. 20%
D. 30%
[判断题]发起人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无形资产可以不投入拟发行上市公司。( )
[简答题]某人举报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存在以下事实:
(1) 甲公司的主要发起人乙企业以经营性资产投入甲公司,并认购相应的发起人股份。在甲公司成立后,乙企业将已经作为出资应当交付给甲公司的部分机器设备折合2000万元作为自己的资产使用已3年有余,至今尚未交付给甲公司。
(2) 甲公司所属子公司伪造进出口凭证,虚报进出口经营业绩,累计虚增经营额84640万元,占公司营业额的90%,虚增利润15600万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85%,严重损害了股东和其他人的利益。该行为的直接责任人为A某和B某(A某为会计人员,B某为非会计人员;二者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为甲公司出具年度审计报告的丙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C某和D某严重不负责任,未进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也未认真审核相关会计凭证的真伪,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尽管属于过失,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 甲公司选任的两名独立董事不符合有关规范性文件规定的任职资格。甲公司董事会提名E某和G某作为独立董事候选人,而E某直接持有甲公司流通股股票10万股,G某为具有4年从事会计专业研究和实务工作经历的专家。上述独立董事提案由出席2001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和股东代表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数 10800万股(占甲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18000万股的60%)的全数同意通过。
要求:
如果举报反映的情况属实,回答以下问题:
(1) 根据上述要点(1)提示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乙企业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的违法行为乙企业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2) 根据上述要点(2)提示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A某和B某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丙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C某和 D某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3) 根据上述要点(3)提示内容,E某和C某是否符合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并分别说明理由。
[判断题]拟发行上市公司原则上应以租赁方式从主发起人或控股股东、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取得合法土地使用权。( )
[判断题]上市公司将本次配股募集资金用于国家重点项目和技改项目的,如发起人承诺足额认购配股,不受配股发行数量不得超过该公司前一次发行并募足股份后其普通股股份总数30%的限制。 ( )
[判断题]拟发行上市公司原则上应以租赁的方式从主发起人或控股股东、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取得合法土地使用权。( )
[简答题]A企业是甲上市公司的主要发起人,持有甲公司40%的股份。甲公司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为2000年1月1日。
(1) 2002年1月1日,A企业和甲公司签订了一份标的额为1 000万元的买卖合同。根据买卖合同的约定,甲公司于2002年2月1日交货,A企业在交货后10日内付款。双方同时签订了一份质押合同,根据质押合同的约定,A企业以自己所持有的甲公司的股份向甲公司提供质押担保。
(2) 2002年4月1日,A企业与B企业签订了一份股份转让协议。根据约定,A企业将自己所持有的甲公司20%的股份协议转让给B企业,本次股份转让将于2002年5月1日前完成。
(3) 2003年2月1日,A企业向C银行贷款2 000万元。在签订借款合同的同时,双方还签订了一份质押合同,根据质押合同的约定,A企业将自己所持有的甲公司股份提供质押担保。
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和有关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A企业以自己所持有的甲公司股份向甲公司提供质押担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 根据本题要点(2)所提示的内容,本次股份转让将于2002年5月1日前完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 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的内容,A企业将自己所持有的甲公司股份提供质押担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2006年7月,某人举报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存在以下事实: (1)甲公司的主要发起人乙企业将已经作为出资的机器设备(折合2000万元)作为自己的资产使用已3年有余,至今尚未交付给甲公司。 (2)甲公司披露的2005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大量虚假记载:甲公司伪造进出口凭证,虚报进出口经营业绩,累计虚增经营额84640万元,占公司营业额的90%,虚增利润15600万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85%,严重损害了股东和其他人的利益。该行为的直接责任人为A某和B某(A某为会计人员,B某为非会计人员;二者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3)为甲公司出具年度审计报告的丙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C某和D某严重不负责任,未进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也未认真审核相关会计凭证的真伪,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投资者据此虚假的审计报告买卖甲公司股票,造成了较大损失。要求:如果举报反映的情况属实,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上述要点(1)提示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乙企业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的违法行为乙企业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2)根据上述要点(2)提示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A某和B某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3)根据上述要点(2)提示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甲公司和A某、B某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4)根据上述要点(3)提示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丙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c某和D某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5)根据上述要点(3)提示内容,投资者能否要求丙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A企业将以协议收购方式收购C上市公司(本题下称“C公司”)。具体做法为:A企业与C公司的发起人股东D国有企业(本题下称“D企业”)订立协议,受让D企业持有的C公司 51%的股份。在收购协议订立之前,C公司必须召开股东大会通过此事项。在收购协议订立之后,D企业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审核批准。收购协议在未获得上述机构批准前不得履行。自收购行为完成之日,A企业应当在30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予以公告。为了减少A企业控制C公司的成本,A企业在收购行为完成6个月后,将所持C公司的股份部分转让给E公司。
问题:A企业收购C公司的做法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