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1 16:03:30

[简答题]《宋刑统·名例律》和《宋史·刑法志一》:“加役流折脊杖二十,配役三年;流三千里折脊杖二十,配役一年。徒三年折脊杖二十……杖后释放。杖一百折臀杖二十……杖后释放。笞五十折臀杖十……杖后释放。”
沈家本《刑法分考》:“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免决数。”
该两段文字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制度

更多"《宋刑统·名例律》和《宋史·刑法志一》:“加役流折脊杖二十,配役三年;"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宋刑统·名例律》和《宋史·刑法志一》:“加役流折脊杖二十,配役三年;流三千里折脊杖二十,配役一年。徒三年折脊杖二十……杖后释放。杖一百折臀杖二十……杖后释放。笞五十折臀杖十……杖后释放。”
沈家本《刑法分考》:“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免决数。”
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简答题]试述与唐律相比,《宋刑统》有那些变化
[填空题]《宋刑统》在每篇之下又设()。
[判断题]《宋刑统》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
[单项选择]《宋刑统》与《唐律疏义》的重要区别在哪里( )
A. 《宋刑统》将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范附于律后
B. 《宋刑统》增加了凌迟、刺配之法
C. 《宋刑统》一直被宋朝沿用,“终宋之世,用之不改”
D. 每篇之下设门
[不定项选择]《宋刑统》与《唐律疏义》的重要区别在于哪里( )。
A. 《宋刑统》将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范附于律后
B. 《宋刑统》增加了凌迟、刺配之法
C. 《宋刑统》一直被宋朝沿用,"终宋之世,用之不改"
D. 每篇之下设门
[简答题]

什么是《宋刑统》?什么是“刑律统类”?


[简答题]《宋史·刑法志三》:“徒、流折杖之法,禁纲加密,良民偶有抵冒,致伤肌体,为终身之辱;愚顽之徒,虽一时创痛,而终无愧耻。若使情理轻者复古居作之法,遇赦第减月日,使良善者知改过自新,凶顽者有所拘系。”沈家本《刑法分考》:“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免决数。”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制度
[单项选择]
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宋刑统》与《唐律疏义》的重要区别在哪里( )
A. 《宋刑统》将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范附于律后
B. 《宋刑统》增加了凌迟、刺配之法
C. 《宋刑统》一直被宋朝沿用,“终宋之世,用之不改”
D. 每篇之下设门
[不定项选择]“名例律”首次规定于
A. 《晋律》
B. 《北齐律》
C. 《魏律》
D. 《唐律》
[单项选择]中国古代成文法典中的总则“名例律”自( )中正式形成。
A. 曹魏律
B. 晋律
C. 北魏律
D. 北齐律
[判断题]《法经》中的“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后来的名例律。( )
[简答题]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共犯罪者,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若家人共犯,止坐尊长,侵损于人者,以凡人首从论。即共监临主守为犯,虽造意者,仍以监守为首,凡人以常从论……即共犯谋反、谋大逆、谋叛、强盗、强奸,亦无首从”。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唐律的什么原则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适用这一法律原则有何例外为什么 (4)唐律这一规定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简答题]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名例律》:“诸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应议者期以上亲及孙、若官爵五品以上,犯死罪者,上请;流罪以下,减一等。其犯十恶,反逆缘坐,杀人,监守内奸、盗、略人、受财枉法者,不用此律。”
唐律这一规定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