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1-04 18:46:44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李鸿章奏折:“窃自同治元年(1862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引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2
近日财用极绌,人所共知。……现在厂漕课税正供之外,添出厘金、捐输上款。百万罗掘,仍不足用。捐输所得无几,流弊甚大;而内地厘金,又为半税所绌。如铜铁、羽呢、洋布等类,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于是奸民包揽冒编,大宗货物皆免厘金,因税则载在和约,无可议加,以至彼此轻重悬殊,商民交困,从爵渊鱼之喻,何堪设想!丁日昌拟设厂造耕织机器,曾国藩与臣叠奏开煤铁各矿,试办招商轮船,皆为内地开拓生计起见,盖既不能禁洋货之不来,叉不能禁华民之不用。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又铜铁铅锡售银数百万,于中国女红臣作之利,妨夺不少。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船铁路自为转运。但命名货物精华与彼相埒,彼物来自重洋,势不能与内地自产者比较,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利厘饷也。……臣迫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因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请回答:
1.材料1、2体现出李鸿章在不同时期认识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更多"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李鸿章奏折:“窃自同治元年("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李鸿章奏折:“窃自同治元年(1862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引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2
近日财用极绌,人所共知。……现在厂漕课税正供之外,添出厘金、捐输上款。百万罗掘,仍不足用。捐输所得无几,流弊甚大;而内地厘金,又为半税所绌。如铜铁、羽呢、洋布等类,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于是奸民包揽冒编,大宗货物皆免厘金,因税则载在和约,无可议加,以至彼此轻重悬殊,商民交困,从爵渊鱼之喻,何堪设想!丁日昌拟设厂造耕织机器,曾国藩与臣叠奏开煤铁各矿,试办招商轮船,皆为内地开拓生计起见,盖既不能禁洋货之不来,叉不能禁华民之不用。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又铜铁铅锡售银数百万,于中国女红臣作之利,妨夺不少。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船铁路自为转运。但命名货物精华与彼相埒,彼物来自重洋,势不能与内地自产者比较,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利厘饷也。……臣迫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因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请回答:
1.材料1、2体现出李鸿章在不同时期认识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1895年3月),李鸿章同其子李经方、美国顾问科士达到达日本马关(今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进行了谈判……日方还威胁一旦谈判破裂,就将重新开战,并攻打北京。随同前往的美国顾问也与日本配合,劝李鸿章妥协。在日、美的胁迫下,李鸿章接受了日本的要求,于三月二十三日(4月17日),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自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百天,日军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约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932年3月1日。日本一手炮制的伪“满洲国”登场……日军在东北扩大进攻并阴谋炮制伪“满洲国”之时,又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以压迫蒋介石政府并转移国际视线……1935年9月24日,日本在华驻屯军司令官多田骏露骨地宣称,要“改变和树立华北政治机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炮制冀东及内蒙古伪政权等(我国现代史总称“华北事变”),正是上述侵略方针的实施。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随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关条约》里哪一条款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为不利。从当时国际背景分析美国胁迫中国的原因。
[简答题]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力量和艰苦环境的考验。
              ——摘自2009年5月3日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
材料2
若我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时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牛顿
请回答: 材料1反应了什么哲学原理
[简答题]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十七世纪,牛顿曾坚信光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这一学说得到了几何光学实验的证明。
后来到了惠更斯菲涅耳时代,光的波动学说被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以及后来的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所证实,从而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
二十世纪初,量子力学以其优美的数学形式和极其精确的实验再一次否定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但这种微粒是具有波动性的,称之为光量子。显然量子力学所说的光量子是具有波动性的微粒,它与牛顿所假设的微粒有本质的区别。
请回答: 上述材料体现出的哲学原理。
[简答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2月2日就气候问题发出了警告: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8厘米。
英国著名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认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仍得不到控制,其灾难性后果不亚于发生一场核战争”。
材料2
现在国际上担心中国很快就会成为世界头号污染物排放国;而且再过25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超过其他发达国家总和。……中国的高速崛起,会用掉全球大半的能源,加重能源危机;由于巨大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污染源;中国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威胁。
                                           ——摘自纽约时报
材料3
从1950年到2002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世界同期累计排放量的9.33%(同期发达国家排放量占77%,而此前的200年间,发达国家更是占到95%);1950年到2002年的50多年间,中国人均排放量居世界第92位;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看,1990年到2004年的15年间,单位GDP每增长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增长0.6%,中国增长0.38%。
                                        ——摘自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2007年12月14日,刚刚参加完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来到中国。针对近年来中国为节能减排所付出的努力,佐利克说,中国已经形成强烈共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关注环境保护,并提出了科学发展现。他认为,中国政府在降低能耗、提高车辆能效标准,以及发展全球碳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对中国本身发展意义重大,也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做出贡献。
——摘自中国广播网有关报道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的严峻事实对我们理解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何启示
[简答题](28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6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6分)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轮值)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则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
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下敕:“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丁召募壮,长充边军。”称之为“长征健儿”。此后,更番戍边的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征募到的长征健儿,便成为终身制的职业兵。……于是,“师不土著,无家族之顾”,藩镇的将帅就利用这一弱点,威胁利诱,使士兵服从他,来对抗朝廷。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册

材料三:
北宋沿用开始于唐后期的雇佣兵制度,并希望充分利用这种制度,把破产的农民收容到军队中去,免得他们铤而走险,武装暴动。(北宋政府对将领)常加以易置和更调,使“兵无常将,将无常师”,借以防范兵士和将领之间发生深厚的关系。军队的驻屯地区也时常更换……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三册

材料四:
王安石执政之后,首先在西北的泾、渭、仪、原四州驻军中设置专门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后来又向黄河流域各路推行,每路分为若干单位,每一单位设置将与副将各一人,选用武艺较高、作战经验较多的军官充任……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三册

回答: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唐朝兵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唐朝政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