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3 12:09:21

[单项选择]关于西周与宋朝婚姻制度的对比,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西周时结婚必须通过“六礼”程序完成,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至此婚礼始告完成。西周时结婚必须实行“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一夫一妻”制,在宋朝时依旧保留
B. 宋律规定“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并听婚嫁”,对违反成婚年龄的,不准婚嫁;并严格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结婚
C. 按照周朝的礼制,女子“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在宋朝时对这一点稍有变通,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可见,女子的离婚自由有所扩大
D. 宋律规定,如夫亡,妻“不守志”者,“若改嫁,其现在部曲、奴婢、天宅不得费用”,严格维护家族财产不得转移的固有传统

更多"关于西周与宋朝婚姻制度的对比,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关于西周与宋朝婚姻制度的对比,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西周时结婚必须通过“六礼”程序完成,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至此婚礼始告完成;西周时结婚必须实行“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一夫一妻”制,在宋朝时依旧保留
B. 宋律规定“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并听婚嫁”,对违反成婚年龄的,不准婚嫁;并严格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结婚
C. 按照周朝的礼制,女子“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在宋朝时对这一点稍有变通,规定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可见,女子的离婚自由有所扩大
D. 宋律规定,如夫亡,妻“不守志”者,“若改嫁,其现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费用”,严格维护家族财产不得转移的固有传统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西周与宋朝的婚姻制度的对比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周时必须通过“六礼”程序完成,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至此婚礼始告完成;西周时结婚必须实行“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一夫一妻”制,在宋朝时依旧保留
B. 宋律规定“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并听婚嫁”,对违反成婚年龄的,不准婚嫁;并严格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结婚
C. 按照周朝的礼制,女子“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在宋朝时对这一点稍有变通,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可见,女子的离婚自由有所扩大
D. 宋律规定,如夫亡,妻“不守志”者,“若改嫁,其现在部曲、奴婢、天宅不得费用”,严格维护家族财产不得转移的固有传统’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我国西周春秋时期的几部法典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铸刑书》是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突破了此前“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传统
B. 邓析综合郑国内外的法律规范,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上,称为竹刑
C. 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上,公之于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D. 《法经》从内容上规定了“盗、贼、网、捕、杂、具”各篇,这种内容体系安排,为以后的秦汉所继承,是中国法制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法典
[名词解释]西周分封制
[简答题]表述行为
[简答题]西周前:
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不定项选择]西周六礼包括()
A. 纳礼
B. 纳名
C. 定亲
D. 亲迎
[填空题]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简答题]简述西周的继承制度。
[简答题]分析西周衰亡的原因。
[简答题]简述西周的行政监督形式。
[简答题]西周礼和刑的关系。
[简答题]简述西周的中央官僚机构。
[简答题]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简答题]简述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