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0 04:05:32

[判断题]甲某2000年1月1日因贿赂被判处刑罚,2003年1月1日执行期限届满,2006年2月1日,甲某进行上市公司收购活动。甲某的做法符合规定。( )

更多"甲某2000年1月1日因贿赂被判处刑罚,2003年1月1日执行期限届满"的相关试题:

[判断题]甲某2000年1月1日因贿赂被判处刑罚,2003年1月1日执行期限届满,2006年2月1日,甲某进行上市公司收购活动。甲某的做法符合规定。( )
[判断题]甲某2003年1月1日因贿赂被判处刑罚,2006年1月1日执行期限届满,2009年2月1日,甲某进行上市公司收购活动。甲某的做法符合规定。( )
[判断题]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的不准担任公司的董事或经理。 ( )
[单项选择]甲某是某私营造纸厂(不具法人资格)厂长,2006年初,甲某为骗取贷款,伪造了农业银行某办事处的储蓄章和行政章,制作了2份金额各为100万元的大额存单,并持该假存单到某信用社以某电器厂的名义要求抵押贷款,骗取贷款200万元,用于偿还造纸厂所欠债务。案发前,甲某归还银行贷款20余万元。案发后,尚有180万元无法追回。对于此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某个人成立合同诈骗罪
B. 甲某个人成立骗取贷款罪
C. 甲某所在的私营造纸厂成立合同诈骗罪
D. 甲某所在的私营造纸厂成立贷款诈骗罪
[简答题]甲某是我国地矿研究所的专家,其每月工资收入1 200元。在2006年纳税年度,甲某向某地矿局提供一项专有技术,一次取得特许权使用费80 000元,出版专著一本获稿酬 18 000元。该年度甲某曾出访美国和日本,出访美国期间在大学讲学获收入3 000美元(汇率1:8.5),此项所得在美国已缴纳个人所得税500美元;出访日本期间,通过协商将其专著翻译成日文出版,获得版权收入100万日元(100日元=7.5元人民币),该项所得在日本已缴纳个人所得税10万日元。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某2005年度个人所得税税额。
[简答题]甲某是我国地矿研究所的专家,其每月工资收入1200元。在2006年纳税年度,甲某向某地矿局提供一项专有技术,一次取得特许权使用费80000元,出版专著一本获稿酬18000元。该年度甲某曾出访美国和日本,出访美国期间在大学讲学获收入3000美元(汇率1:8.5),此项所得在美国已缴纳个人所得税500美元;出访日本期间,通过协商将其专著翻译成日文出版,获得版权收入100万日元(100日元=7.5元人民币),该项所得在日本已缴纳个人所得税10万日元。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某2005年度个人所得税税额。
[简答题]2006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某运输公司由于有紧急运输任务在征得司机甲某的同意下给其安排了运输任务。甲某从4月29日到5月1日连续3天加班(其中5月1日是星期一,4月29、 30日即星期六、日原本是该公司的休息日)。任务圆满结束后,运输公司决定给甲某安排两天补休(补周六、周日两个休息日)并按150%的标准支付甲某5月1日的工资。甲某拒绝公司补休的安排,要求支付3天的加班工资,遂发生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输公司按150%的标准支付5月1日的加班工资是违法的,应当按200%的标准支付
  • B.甲某拒绝公司补休安排而要求加班工资的要求应当支持
  • C.在不能安排补休的情况下4月29、30日的加班工资应当按甲某标准工资的200%计算
  • D.双方协商不成的话,甲某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简答题]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罚的,就不认为是犯罪。
[多项选择]甲某2006年大学毕业到A公司工作,双方于2006年5月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甲的工资为每月3000元,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工资为 2500元,合同期限为两年。
2008年甲某被公司选中参加了某特殊职业技能培训,为此公司花费培训费5000元,甲某参加培训的差旅费5000元,双方另行签订培训合同,合同约定甲某至少应当为A公司服务五年,如果由于甲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甲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必须支付A公司违约金10000元。
2009年2月,甲某在周末自驾游活动中发生车祸落下残疾,医疗期满后也无法再从事A公司的工作,此时正值两年劳动合同到期,A公司选择不再与甲某续约,甲某则主张双方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双方发生争议,请结合《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回答94-97题。
针对2007年甲某与A公司订立的培训合同,下列观点正确的是哪项( )
A. 只有培训费5000元可以作为服务期违约金的计算依据,差旅费不能作为计算依据
B. 培训费和参加培训的差旅费都可以作为服务期违约金的计算依据,但是应当逐年分摊
C. 双方约定的服务期5年是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因为法定不能超过3年
D. 双方约定的支付服务期违约金的条件不合法,并不是所有甲某主动提出的解除合同的情况都应当支付违约金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