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21 23:38:53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内地和西部地区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有472项在中、西部,占68%。
摘自《中国当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材料2
1965年中央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形成了一个持续长达三年多的。三线建设和工业大内迁时期,此期间国家投资 2000多亿元,兴建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建成3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西部。
摘自《中国当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材料3
进入80年代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新战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富起来。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沿海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帮助内地发展,沿海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摘自《中国当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回答:
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工业布局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变化并简要评述其意义。


更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清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的斗争,即开展了以下工作()。
A. 禁烟、禁毒
B. 封闭妓院,改造妓女
C. 收容改造乞丐
D. 取缔反动会道门,打击封建把头
[多项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机关清除了反动势力的残渣余孽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先后开展了()活动。
A. 禁烟
B. 禁毒
C. 收容改造乞丐
D. 封闭妓院
[不定项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清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的斗争,即开展了以下工作,包括( )。
A. 禁烟、禁毒
B. 封闭妓院,改造妓女
C. 收容改造乞丐
D. 取缔反动会道门,打击封建把头
[简答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在攻陷南京后,帝国政府为了仍然给旧中国国民政府重新考虑的机会,一直等到现在。然而,国民政府不了解帝国的真意,竟然策动抗战……因此,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协助建设复兴的新中国。
             ——1938年1月16日《声明》
材料2
帝国陆海军已攻克广东(州)、武汉三镇,平定中国重要地区。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已。然而,如该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1938年11月3日《声明》
请回答:
根据材料1,指出日本对国民政府的策略。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在胡锦涛主席2011年访美前夕,从1月17日起,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在这里明艳绽放——首都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持续滚动播放,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在这段时长60秒的宣传片中,不仅有袁隆平、杨利伟、姚明等各领域杰出代表,还有“轮椅天使”金晶、“抗震小英雄”林浩、“一辈子在献血”的郭明义等感动中国的普通百姓。他们都面带微笑,神色自信,于静默之间传递着中国的声音。   历史翻回到1904年5月的一天,在一家银行的外墙,贴出了时报广场上的第一张广告。100多年来,这里广告的每一次变幻刷新,都展示着时代的表情。可是在这当中,鲜有中国人的面孔和身影。百年沧桑,终以微笑定格,来到“世界的十字路口”,中国人自信、平和、友好。    摘编自 人民网(2011年1月20日)    材料2   作为《人物篇》的姐妹篇,一部时长17分钟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自2011年2月3日起将陆续在亚洲、欧美等地的多家电视台播出。《角度篇》分为“开放而有自信”、“发展而能共享”等8个部分,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丰富、多元的中国,其中70%以上的画面呈现的都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它没有回避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农民工及其家属的生存现状在片中多次出现。这部国家形象片看似一些“视觉碎片”,但能够让世人从中读出一个比较真实、鲜活的当代中国。    摘编自 新华网(2011年2月2日)    材料3   从2009年“中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
年代 美国(%) 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之和(%)
1948年 54.6 19.6
1970年 37.8 31.5
材料二:
1950~197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
国家 美国 法国 联邦德国 日本 英国
增长(%) 4.6 5.9 7.9 14.5 2.9
材料三:
1948~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口贸易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国家 1948年(%) 1970年(%)
美国 32 15.2
法国 3.7 6.4
联邦德国 1.4 12.2
日本 0.5 6.9
英国 11.1 6.9
回答问题:
以上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最活跃时期。随着国家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行轨迹探索》

材料二: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做“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罚。与此同时,战争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技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为安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四件,1760年为14件。
——《英国经济史稿》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的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取得的垄断地位,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缓慢。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
美国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技术研究室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其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知囊”,进口“博士”,以弥补自身不足。
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一、二,归纳17世纪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粱;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
——摘引自郭沫若《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1976年10月21日

请回答: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何年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