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6 11:51:21

[单项选择]鼠疫杆菌感染()
A. 中性粒细胞渗出
B. 单核细胞渗出
C. 淋巴细胞渗出
D. 嗜酸性粒细胞渗出
E. 红细胞漏出

更多"鼠疫杆菌感染()"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鼠疫杆菌感染()
A. 中性粒细胞渗出
B. 单核细胞渗出
C. 淋巴细胞渗出
D. 嗜酸性粒细胞渗出
E. 红细胞漏出
[单项选择]鼠疫杆菌感染常引起
A. 中性粒细胞渗出
B. 单核细胞渗出
C. 淋巴细胞渗出
D. 红细胞漏出
[单项选择]鼠疫杆菌感染可见()
A. 淋巴细胞渗出
B. 单核细胞渗出
C. 中性粒细胞渗出
D. 红细胞漏出
[单项选择]临床主要用于鼠疫杆菌和结核杆菌感染的抗生素为( )。
A. 链霉素
B. 卡那霉素
C. 妥布霉素
D. 阿米卡星
E. 庆大霉素
[单项选择]鼠疫杆菌
A. 鼠是重要传染源传播媒介
B. 临床上有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两类
C. 可通过蚊子传染给人
D. 病人微循环障碍,有黑死病之称
E. 在陈旧培养物中菌体形态单一
[单项选择]下述不是鼠疫杆菌特点的是
A. 两端浓染Gˉ性短杆菌
B. 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C. 致病物质主要是鼠疫毒素
D. 以鼠蚤为媒介由鼠传染给人
E. 临床类型分腺鼠疫,败血症鼠和肺鼠疫等
[单项选择]鼠疫杆菌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
A. 弱
B. 强
C. 一般
D. 极强
E. 无
[单项选择]鼠疫杆菌能在蚤体内大量繁殖的部位是
A. 前胃几丁质刺间
B. 体腔内
C. 唾腺内
D. 胃上皮细胞表面
E. 胃上皮细胞内
[单项选择]鼠疫杆菌产生的鼠毒素与一般外毒素的区别是
A. 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B. 不可用甲醛脱毒及制备类毒素
C. 免疫动物不能产生抗毒素
D. 由质粒控制
E. 菌细胞裂解或自溶才能释放
[单项选择]鼠疫杆菌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毒性的菌体成分是
A. F1抗原
B. V抗原
C. W抗原
D. V和W抗原的结合物
E. MT
[单项选择]伤寒杆菌感染
A. 头孢曲松
B. 红霉素
C. 链霉素
D. 多粘菌素
E. 四环素
[单项选择]大肠杆菌感染
A. 脓液稀薄、淡红色、量多
B. 脓液稀薄、米汤样
C. 脓液稠厚、黄色不臭
D. 脓液稠厚、有粪臭
E. 脓液淡绿色、有特殊甜腥臭
[单项选择]用两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为701批与702批)分别培养鼠疫杆菌,重复试验单元数为5个,将48小时内各试验单元上生长的活菌数记录如下:
701批
48
84
90
123
171
702批
90
116
14
225
84
那么该资料的类型为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C. 等级资料
D. 名义性资料
E. 以上均不是
[单项选择]伤寒杆菌感染可见
A. 淋巴细胞渗出
B. 单核细胞渗出
C. 中性粒细胞渗出
D. 红细胞漏出
[单项选择]结核杆菌感染见于
A.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B. 苯丙酮尿症
C. 胸腺发育不全
D. 21-三体综合征
E. 手足搐搦症
[单项选择]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调查某地324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3.75。②临床预后比较,抗菌治疗组:用三联抗菌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率为0。非抗菌治疗组:用组胺拮抗剂治疗,该组溃疡复发率为60%~80%。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10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0,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 关联的一致性
B. 关联的重复性
C. 剂量一反应关系证据
D. 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
E. 关联合理性证据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