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党政公务员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4-03 01:28:56

[多项选择]材料1: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的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首先,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其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第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加大了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如农民工群体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1.2亿,作为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难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存发展权利。
材料2: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2006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145.36亿元,增长86.8%;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比2006年增加246.99亿元,增长13.9%;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达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
对于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状况,理解正确的是( )。
A.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B. 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日益突出
C. 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已满足公共需求
D. 中央财政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

更多"材料1: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材料1: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的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首先,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其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第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加大了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如农民工群体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1.2亿,作为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难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存发展权利。
材料2: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2006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145.36亿元,增长86.8%;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比2006年增加246.99亿元,增长13.9%;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达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
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的文件是( )。
A.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C.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D.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不定项选择](三) 材料1: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的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首先,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其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第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加大了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如农民工群体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1.2亿,作为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难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存发展权利。 材料2: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2006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145.36亿元,增长86.8%;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比2006年增加246.99亿元,增长13.9%;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达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
A.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B. 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日益突出
C. 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已满足公共需求
D. 中央财政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
[多项选择](二)
材料1
21世纪初开始,我国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的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首先,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其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第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加大了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如农民工群体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1.2亿,作为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难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存发展权利。
材料2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2006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145.36亿元,增长86.8%;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比2006年增加246.99亿元,增长13.9%;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达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
(★★☆☆☆)对于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状况理解正确的是( )。
A.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B. 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日益突出
C. 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已满足公共需求
D. 中央财政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摘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2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严峻考验。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3
从现实情况看,改革有待完善的重点领域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产权制度。二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三是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使其符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政府干预市场和介入经济活动的行为,使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五是加快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合理的社会公正调节机制。六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促进经济、政治和社会协调发展体制的形成,以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摘自:《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4日
材料4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摘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2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严峻考验。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3
从现实情况看,改革有待完善的重点领域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产权制度。二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三是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使其符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政府干预市场和介入经济活动的行为,使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五是加快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合理的社会公正调节机制。六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促进经济、政治和社会协调发展体制的形成,以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摘自:《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4日
材料4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

[简答题]从本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由于联邦政府放松了对银行业产品和地理区域的管制,美国各银行企业的经营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银行和金融服务中不断增强的竞争,以及迅猛发展的技术进步,都迫使各家银行改变经营战略,以实现利润和增长的双重目标。由于激烈竞争的缘故,存款与贷款之间的价值差缩小了,银行不能再通过简单地增加一笔存款或贷款而提高其利润水平。发放更多的新贷款也许只是为了维持存贷平衡,因为低质的贷款正变成坏账,使贷款损失猛增。一些银行并没有及时地意识到,为赢利性地展开竞争、避免破产,它们将不得不在金融服务行业的经营领域中寻得一席之地。他们必须着眼于总利润,而不能简单地看贷款额的增长幅度。这些变化迫使许多银行从经营战略的角度得出结论:组织需要变得更少集权,更加关注顾客需要,而且应与市场保持更紧密的联系;必须确定出能获利的产品市场领域,并在企业内组织专门的队伍,为那些能带来高利润的顾客提供营销服务。结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商业银行便开始重组,从职能型结构转变成按顾客类型和需要进行组织的事业部型体制。这些银行中很大一部分都由总经理(即与职能经理相对应的“总经理”)来领导各个事业部,事业部经理是直接为某一特定顾客群体提供服务的销售和营业人员。这些经理现在要为事业部的盈利和资产回报负责,而这也将在他们的个人收入上得到反映。确定了向事业部型和顾客驱动型结构转变的目标以后,各银行的领导者们便着手考虑如何变革组织结构,以便将可能发生的混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又能获得各类群体员工的大力支持。因为所拟定的组织变革方案正使企业中的大多数员工感到某种精神上的不适应和利益上的受损害,所以,成功的组织变革就必须考虑采取一些对策和办法来克服阻力,使企业的员工了解自己应该为变革做些什么,并置身于这一变革行列中,推动变革的顺利实施。
银行业的许多领导者都认为,他们所涉及的组织变革问题需要自己投入尽可能多的时间。问题是如此重要,使得银行业的领导者们必须采取一种教育的策略,促进高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都充分认识干扰企业运营的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只有这样,组织变革才会有成功的可能。而这种教育和认识自然地会引导企业采取参与的变革策略。有些银行还聘请了外部顾问担任他们的变革推动人。这些顾问人员在仔细审查变革计划时。常会问及高层管理人员一些平时难得考虑到的问题。顾问人员的“局外者”身份,使得他们能脱身于
[单项选择]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
A.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
C. 较高水平的信息化社会
D. 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简答题]以下是一组有关我国农业问题的材料:

材料1
           我国农村经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年度
1996
1997
1998
1999
粮食总产量(公斤)
4800亿
4925亿
4900亿
5080亿
农民收入增幅
9%
4.6%
4.3%
3.8%

注:从1978年到1998年,20年中我国
[单项选择]我国广大平原地区疟疾的重要传播媒介是
A. 嗜入按蚊
B. 中华白蛉
C. 大劣按蚊
D. 微小按蚊
E. 中华按蚊
[单项选择]我国广大平原间日疟流行区的主要媒介是()。
A. 中华按蚊
B. 微小按蚊
C. 大劣按蚊
D. 伊蚊
E. 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
[简答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我国社会存在的什么矛盾哪一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上述两矛盾的原因。
(3)党和政府为解决上述两矛盾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两例。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 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铅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 l/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
——摘自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环卫信息》
材料2
我国矿产品消耗强度高于发达国家,从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看,在现行汇率下,我国每万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和4.4倍,即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也高出许多。2003年,我国实现的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 1.4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GDP的4%,但为此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经折合后粗略估算为50亿吨。
材料3
近十年来,不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超过了环境自净的能力,流经城市的90%的河段都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水出现了非氧化问题,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每年沿海地区的赤潮发生次数比上世纪80年代超过了3倍,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污染在加重;我国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城市噪声扰民问题非常严重;生态破坏的问题也较突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每年新增1.5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每年新增3436平方公里,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增加,但资源总量不足,生态功能退化。
材料4
在39个工业大类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16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3.7%;钢铁行业911亿元,增长66.3%;建材行业345亿元,增长48.7%;有色金属行业利润246亿元,增长71%。新增利润前五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开采、钢铁、化工、电子通信、煤炭,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56.7%。这些重化工业的高增长、厚利润对企业和资本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原有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其他行业的资本也想方设法挤入这些快速增长的行业,而地方政府出于获取政绩和扩大税源、银行出于获取贷款收益的目的,也对这些行业
[单项选择]20世纪6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依靠集体力量解决了我国广大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被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医疗难题的典范。但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冲击了集体经济,使得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接近崩溃。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累计几十年成为影响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这说明:( )。
A. 社会问题应该是众多的个人或社会整体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一种社会状况,而社会政策就是用集体行动去改变这种状况
B. 社会政策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调整发展,但其目标都是要解决社会问题
C.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举办建构在城乡二元分割的基础上,这一医疗保障体制不适合中国国情,不适应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
D. 社会政策的发展应该着眼于更高层次和更长远的目标,即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社会质量为目标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