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大学语文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3 05:54:48

[简答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9~20题。
岁暮
南朝·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易催。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更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9~20题。"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9~20题。
岁暮
南朝·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易催。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简答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9~20题。
限别
唐·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四千里”、“五六年”分别写了哪些“恨”
[简答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9~20题。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无赖”在诗中作何理解
[简答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9~20题。
登科后①
唐·孟郊
昔日龌龊②不足夸,今朝放荡③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①这首诗是孟郊四十六岁进士中第之后而作。②龌龊:指处境不如意,思想上拘谨局促。③放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1.“春风得意”在诗中作何理解
[简答题](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简答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9~20题。
                      咏怀(其一)
                      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对表达作者情感有何作用
[简答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9~20题。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无赖”在诗中作何理解
[单项选择]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问题。(7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 “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 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 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简答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9~20题。
岁暮
南朝·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易催。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