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2 18:52:57

[简答题]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二:

更多"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二:
“十二五”时期资源节约方面的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与2015年相比 属性(注)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降低16%
降低30%
由0.5增加到0.53
由8.3%提高到11.4%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注:预期指标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结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
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
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简答题]材料1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2
“十二五”时期资源节约方面的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与2015年相比 属性(注)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降低16%
降低30%
由0.5增加到0.53
由8.3%提高到11.4%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注:预期指标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结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
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
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十一五”时期资源节约方面的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与2005年相比        属性(注)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降低20%
     降低30%
    由0.45增加到0.5
    55.8%提高到60%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判断题]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提前完成。 ( )
[简答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要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本世纪头20年,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加,汽车和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家庭。与此相适应,资源消费会进一步增长。以能源为例,初步测算,在考虑大力节约能源、优化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也要达到30亿吨标准煤。仅从满足国内煤炭需求来看,就面临储量不足、生产能力不足、运输能力不足和环境容量不足四大压力。尽管我们可以利用国外资源来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但还必须看到,大量进口海外资源,也存在一些难以回避的风险。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进口需求不是可以无限得到满足的,大量进口存在市场和价格风险、运输能力的制约和进口安全保障等问题。 2.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中国是个中度缺水的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建设节水型社会,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中国水资源供需达不到平衡,关键在于缺乏对全面节水的管理,要树立全民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价格杠杆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就是要创新和建设节水的制度、节水的经济、节水的科学技术和节水的文化。 在中国,“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仍普遍存在,灌溉用水一般在输水过程中就渗漏损失了,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由于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中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而美国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此外,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中的浪费现象也很严重。据统计,仅北京市一年跑、冒、滴、漏的水就多达36万吨。 3.国家发改委马凯主任在为期两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上作的主题报告中讲到,2004年与1990年相比,全国每万元GDP能耗下降了45%,累
[简答题]材料一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从1980年到1996年,粮食产量增长23%。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在300万亩至500万亩左右。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过去10余年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16%;由于过度采伐,现有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4%;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在全国50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大城市缺水,其中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浪费,而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不重视,废钢铁废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材料二 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我国人口众多、底子薄,人均自然资源还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口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必须大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什么样的战略。
[简答题]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就整个来说,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零五年的历史,特别是国民党当政以来的十八年的历史,清楚地把这个要点告诉了中国人民。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连接的。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作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现实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经济比重上占极大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作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西柏坡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1949年3月5日到13日,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胡锦涛同志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的讲话

回答:
材料一中,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概括起来是哪两个方面?请以史实说明为什么“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简答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从1980年到1996年,粮食产量增长23%。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在300万亩至500万亩左右。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过去10余年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16%;由于过度采伐,现有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4%;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在全国50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大城市缺水,其中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又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浪费,而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不重视,废钢铁废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材料二 
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我国人口众多、底子薄,人均自然资源还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口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必须大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一,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
[多项选择]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商及产业带来损害。反倾销,顾名思义是指一国(进口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愈强,各国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倾向也随之愈强,反倾销就成为大多数国家主要采取的贸易保障制度。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几近白热化、各国关税水平的不断下降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显得更加激烈。
材料二:人世以来,我国的对外经济迅速发展。至2004年底,我国的进出口总额突破一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德的第三大贸易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经济意义包括()。
A.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B. 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C. 有利于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D. 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 支付完成
  • 取消支付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