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2 23:07:18

[简答题]

以下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材料:
材料1
1998年到200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户数从23.8万户减少到15万户,减少了40%;实现利润从213.7亿元提高到4951.2亿元,增长了22.2倍;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14.9万亿元增加到19.7万亿元,净资产从5.21万亿元增加到8.36万亿元。1998年到2003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由3家增加到15家,其中内地的14家企业全部是国有企业。
1995年到2003年,国有中小企业由24.5万户下降到14.7万户,减少了9.8万户;实现利润由22.8亿元提高到1968.2亿元,增长了85.3倍。
摘自2004年09月29日09:31人民网-人民日报
材料2
截止2002年7月,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按销售收入计算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石化69.3%,石油92.1%,电力90.6甲o,汽车72.0%,冶金64.4%,铁路83.1%,兵器95.5%,船舶与航空航天84.5%。
摘自《人民日报》2002年12月2日
材料3
在改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演绎为“国退民进”,主张“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有的采用下指标、派任务、定时限、赶进度的做法,用搞运动的方式要求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有的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卖”,改制方式单一;有的把国有企业当作包袱急于甩掉,一卖了之,损害了出资人、债权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引起职工的不满和各方的关注。
摘自2004年09月29日09:31人民网—人民日报
材料4
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摘自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5
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监

更多"以下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材料: 材料1 1998"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里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会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变化
[判断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越快,国有经济比重的减少越快,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 )
[多项选择]在下列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A. 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
B.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C.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 国有经济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增强
[判断题]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应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
[单项选择]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④民营经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不定项选择]以下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法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法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B. 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法制实际上含义相同,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而言
C.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D. 社会主义法制更偏重于法律的形式化方面
[不定项选择]以下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法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B. 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法制实际上含义相同,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而言
C.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D. 社会主义法制更偏重于法律的形式化方面
[简答题]以下是关于我国现代化战略的一组材料:
材料1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步骤: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材料2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材料3
江泽民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
材料4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1990年到2001年,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一倍多。到上个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居民消费基本改变了多年来以吃、住为主的格局。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1,分析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2) 说明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
(3)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为什么我们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 为什么说“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单项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主要依靠()
A. 行政力量的支持
B. 产业结构调整
C. 限制其他经济的发展
D. 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
[简答题]

以下是关于我国现代化战略的一组材料:
材料1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步骤: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材料2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材料3
江泽民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
材料4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1990年到2001年,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一倍多。到上个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居民消费基本改变了多年来以吃、住为主的格局。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1,分析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2) 说明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
(3)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为什么我们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 为什么说“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单项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主要依靠______。
A. 凭借行政力量的支持
B. 产业结构调整
C. 限制其他经济的发展
D. 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发挥优势
[简答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命题: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有经济成分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多项选择]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D.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简答题]下面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材料:
[材料1]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材料2]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在我们这样的东方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伟大的胜利。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
[材料3]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2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9.6%;进出口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长到1.422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16%;截至2005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达到6200.4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3万多家。中国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是把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4万亿美元左右,人均提高到3000美元左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胡锦涛《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在美国西雅图午餐会上的讲话》(2006年4月19日)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