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导游资格证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7 17:17:17

[判断题]司马迁是我国东汉一个具有伟大成就的文学家、史学家。( )

更多"司马迁是我国东汉一个具有伟大成就的文学家、史学家。( )"的相关试题:

[判断题]司马迁是我国东汉一个具有伟大成就的文学家、史学家。( )
[判断题]《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由东汉的经学家、文学家许慎编著。( )
[判断题]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伟大成就的文学家.其代表作是《水浒传》。( )
[判断题]庄子是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单项选择]成语“举案齐眉”的典故来自隐居在无锡的东汉大文学家( )和妻子孟光的故事。
A. 秦敦
B. 张衡
C. 蔡邕
D. 梁鸿
[单项选择]基于以下题干:
有八个人都适合当一个非洲旅游团的导游。这八个人中有四人是史学家,另四人是翻译家。四个史学家分别是J、K、L和M,四个翻译家分别是S、T、U和x。最终只能有四个人成为导游,其人选条件如下:
(1)如果选S,那么就不能选.K和M。
(2)如果选T,那么就不能选J和U。
(3)如果选L或M中的一个,那么另一个也要人选。
(4)至少要选一个翻译家。
如果选s当导游,则其他三个导游必定是:( )
A. J、U和X。
B. K、T和X。
C. L、M和T。
D. T、U和X。
[判断题]《资治通鉴》为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撰。 ( )
[单项选择]所有诗人都是文学家,有的文学家是诗人,张中是文学家,则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
A. 张中是诗人
B. 张中不是诗人
C. 张中可能是诗人
D. 张中不是文学家就是诗人
[单项选择]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因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盂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述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带来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政府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
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 )。
A. 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B. 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C. 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政府负主要责任
D. 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单项选择]
阅读下文,回答111—115题。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出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问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史学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这也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下列对文章的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清一大批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对文字狱无所畏惧的可贵精神和品质
B. 《史记》在我国史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于记述当代史实
C. 一个编史者,只要既有才智识见,又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就可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
D. 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看史书应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多方参考和论证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