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类考试 > 儿科主治医师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1 15:01:06

[单项选择]男孩,8岁。因发热7d于8月份入院。体检:表情淡漠,躯干部散在数枚淡红色斑丘疹,咽不红,颈部淋巴结数枚,黄豆大小,心肺无异常,腹胀,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109/ L,中性60%,淋巴细胞34%,异型淋巴细胞8%,ALT 70u/L,AST 60u/L,2d前肥达氏试验阴性。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病毒性肝炎
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 伤寒
D. 败血症
E. 钩端螺旋体病

更多"男孩,8岁。因发热7d于8月份入院。体检:表情淡漠,躯干部散在数枚淡红"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男孩,8岁。因发热7d于8月份入院。体检:表情淡漠,躯干部散在数枚淡红色斑丘疹,咽不红,颈部淋巴结数枚,黄豆大小,心肺无异常,腹胀,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109/ L,中性60%,淋巴细胞34%,异型淋巴细胞8%,ALT 70u/L,AST 60u/L,2d前肥达氏试验阴性。
目前最有意义的病原学检查是
A. 血培养
B. 肝炎病毒检测
C. 粪尿培养
D. EB病毒抗体检测
E. 肥达氏试验
[单项选择]10岁男孩。因发热1周于8月份入院。体检:表情淡漠,躯干部散在数枚淡红色斑丘疹,咽不红,颈部淋巴结数枚,黄豆大小,心肺无异常,腹胀,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109/L,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0%,异形淋巴细胞8%,ALT 70U/L,AST80U/L,2天前肥达试验阴性。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败血症
B. 钩端螺旋体病
C. 伤寒
D. 急性病毒性肝炎
E.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单项选择]对下列病例最有利诊断的检查是女孩,2岁。因发热伴咳嗽3~4d,今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两眼充血,流涕,声音嘶哑,气不急,口腔粘膜红,心率快,两肺粗,有啰音。
A. 血常规检查
B. 咽拭培养
C. 咽拭荧光检查
D. 血清特异性IgM检查
E. 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检查
[单项选择]10岁男孩,近3日感手足指趾间皮肤瘙痒,并发现有斑丘疹和小丘疹,此前有赤足下田劳动史。首先考虑诊断为( )
A. 荨麻疹
B. 虫咬性皮炎
C. 钩蚴性皮炎
D. 接触性皮炎
E. 钩端螺旋体病
[单项选择]男孩8岁,近2日感手足指趾间皮肤瘙痒,并发现有斑丘疹和小丘疹,此前有赤足下田劳动史。首先考虑诊断为
A. 荨麻疹
B. 接触性皮炎
C. 钩蚴性皮炎
D. 虫咬性皮炎
E. 钩端螺旋体病
[单项选择]男孩,4岁。发热伴咳3d,流涕,眼充血,咽红,口腔粘膜光滑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无明显麻疹接触史。上述哪项检查有助于早期鉴别麻疹或风疹
A. 补体结合试验
B. 中和试验
C. 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D. 血凝抑制试验
E. 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
F. 间接血凝试验
G. ELISA
H. 乳胶凝集试验
[单项选择]在小儿集体机构中,一男孩2岁,发热伴咳嗽2~3d,初拟诊上呼吸道炎。次日体温更高,皮肤可见红色斑丘疹,考虑麻疹,即送回家。
麻疹出疹的特点是
A. 发热1~2d出疹,出疹后体温升高伴呕吐
B. 发热3~4d,流涕、轻咳,热退后出疹
C. 发热3~4d出疹,体温更高,咳剧,声音嘶哑,结膜充血,皮疹为红色斑丘疹
D. 发热1~3d,全身鲜红色皮疹,伴痒且咽痛
E. 发热5d出疹,伴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
[单项选择]牙龈增生、皮肤蓝灰色斑丘疹常见于( )
A.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单项选择]男孩,7个月,因高热5d伴皮疹来院。查:发育正常,皮肤可见红色斑丘疹,左颈部淋巴结 1.5×2cm,咽红,扁桃体Ⅱ°大,唇干红,肺清,心尖区可闻2/6SM,腹软,肝脾不大,四肢末端红肿。实验室检查:Hb 100g/L,白细胞13×109/L,N 0.78,L 0.22,PLT 352×109/L,ESR 70mm/h,CRP(+),ASO 100u,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风湿性心脏炎
B. 病毒性心肌炎
C. 川崎病
D. 颈淋巴结炎
E. 金葡菌败血症
[单项选择]患者出现全身泛发性丘疹、斑丘疹2天,9天前有因感冒服用阿奠西林史,2天前躯干起针尖至米粒大小的丘疹或斑丘疹,色鲜红,伴瘙痒,后皮损很快密集融合,伴有发热,口唇焦燥,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舌绛,苔少,脉洪数。诊断为何病( )
A. 荨麻疹型药疹
B. 麻疹样型药疹
C. 多形红斑型药疹
D. 湿疹样型药疹
E.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单项选择]患者男性,25岁。面部、躯干部起白斑1个月,无明显诱因。其父亲曾有同样病史。查体:面部、躯干部可见大小不等不规则的色素脱失斑,白斑周围有色素沉着。
该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是
A. 遗传因素
B. 免疫功能异常
C. 神经精神因素 D.内分泌紊乱
D. 以上因素均可能参与该病的发生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