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党政公务员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4 06:56:39

[简答题]
(二)

材料1: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开始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引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材料2: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二是科技、教育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人才资源不足;三是水、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然突出;五是人口压力大,就业矛盾尖锐,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拉大;六是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相当混乱,贪污腐败、奢侈浪费现象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还比较严重,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等。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解决。
——引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材料3:“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要全面估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充分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此,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重大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问题。
——引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材料4: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

更多"(二) 材料1: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二)

材料1: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开始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引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材料2: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二是科技、教育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人才资源不足;三是水、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然突出;五是人口压力大,就业矛盾尖锐,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拉大;六是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相当混乱,贪污腐败、奢侈浪费现象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还比较严重,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等。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解决。
——引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材料3:“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要全面估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充分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此,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重大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问题。
——引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材料4: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
[多项选择]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社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复杂性都世所罕见。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继续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单项选择]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______,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纵向自我对比,与改革开放之前已有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举世瞩目 霄壤之别
B. 世人皆知 巨大落差
C. 无与伦比 突飞猛进
D. 空前绝后 天渊之遥
[简答题]下面是一组关于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01年,全国国有资产总计 109316.4亿元,比1995年增长91.4%,年均增长11%多。经营性国有资产总计73149.3亿元,其中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总量为59827.2亿元,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自《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 材料2 从1989年到2001年,虽然国有企业户数从10.23万户减少到4.6日万户,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从3895亿元增加到14652亿元,年均增长11.67%,比GDP年均增长9.3%高出2.3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从743亿元提高到2389亿元,年均增长10.22%;平均每户实现税金从100万元提高到78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每年9115元提高到 54772元;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由7033亿元提高到39588亿元。 摘自《人民日报》2002年12月2日 材料3 截至2002年7月,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按销售收入计算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石化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0%,冶金64.4%,铁路83.1%,兵器 99.5%,船舶与航空航天84.5%。 摘自《人民日报》2002年12月2日 材料4 这几年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推动了国有经济实力继续向大型企业集聚,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显著增强。 2001年我国0.9万户国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资产总额为109643.8亿元,户均资产规模12.2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97.1%。2001年国有大型企业前50家的资产总额、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和上缴税金占全部国有企业的比重分别为37%、73.6%、34.4%和44.7%。 摘自《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 国有企。业无论怎么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不会改的。到2002年底,国有及国有控
[简答题]下面是一组关于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01年,全国国有资产总计109316.4亿元,比1995年增长91.4%,年均增长11%多。经营性国有资产总计73149.3亿元,其中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总量为59827.2亿元,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材料2
从1989年到2001年,虽然国有企业户数从10.23万户减少到4.68万户,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从3895亿元增加到14652亿元,年均增长11.67%,比GDP年均增长9.3%高出2.3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从743亿元提高到2389亿元,年均增长10.22%;平均每户实现税金从100万元提高到78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每年9115元提高到54772元;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由7033亿元提高到39588亿元。
材料3
截至2002年7月,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按销售收入计算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石化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0%,冶金64.4%,铁路83.1%,兵器99.5%,船舶与航空航天84.5%。
材料4
这几年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推动了国有经济实力继续向大型企业集聚,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显著增强。2001年我国0.9万户国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资产总额为109643.8亿元,户均资产规模12.2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97.1%。2001年国有大型企业前50家的资产总额、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和上缴税金占全部国有企业的比重分别为37%、73.6%、34.4%和44.7%。
国有企业无论怎么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不会改的。到2002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税收占工业企业上缴税收的三分之二;196家中央企业实现的利润占全国15.9万家国有企业利润的64%。在今后的改革中,尽管国企数量会减少,但大的企业会变得更大更强。
材料5
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占到整个国民经济的1/3,占公有制经济的1/2,集体企业就业人数为1437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9.7%,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商品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服务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与零售市场、集贸市场、仓储市场、连锁商店、超市与现代物流中心等。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1558.6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7595.2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6.2倍。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开始告别商品短缺的窘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也很快,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开始按市场化运作,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更是发展迅猛。
据估计,我国股票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还存在多种障碍。劳动力市场的前景更是广阔,光是农村就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请回答:
(1)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意义何在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我国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简答题]请依下述材料,结合实际,阐述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当今世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就对培养和造就新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此,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为中华民族21世纪的全面振兴培养一代新人。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商品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服务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与零售市场、集贸市场、仓储市场、连锁商店、超市与现代物流中心等。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1558.6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7595.2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6.2倍。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开始告别商品短缺的窘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也很快,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开始按市场化运作,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更是发展迅猛。
据估计,我国股票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还存在多种障碍。劳动力市场的前景更是广阔,光是农村就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请回答:
(1)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意义何在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我国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简答题]

下面是一组有关我国市场体系的材料: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商品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服务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与零售市场、集贸市场,仓储市场、连锁商店、超市与现代物流中心等。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1558.6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7595.2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6.2倍。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开始告别商品短缺的窘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也很快,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开始按市场化运作,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更是发展迅猛。
据估计,我国股票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还存在多种障碍。劳动力市场的前景更是广阔,光是农村就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依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意义何在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我国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也没有国家的今天。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各项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都取得巨大的进步。二十年前,小平同志不顾八十多岁的高龄来到广东,讲了许多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话。他明确告诉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些话我以为至今仍有强大的震撼力,而且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2012年2月4日温家宝在广东考察白云电气集团公司时的讲话

请回答:
(1)说明邓小平南方淡话中,讲了哪些“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话”
(2)如何理解这些话的“深远历史意义”
[单项选择]改革开放是
A.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B.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D. 我们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奋斗目标
[单项选择]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体现了
A.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C. 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判断题]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内涵决定了在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关键手段,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系统的健康发展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进步是保障。( )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