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党政公务员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9 04:11:12

[简答题]
(二)

材料1:有关经济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的比值是30:1。而现在已上升至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
——摘自《人民日报_)
材料2:现在,南北差距问题、贫富问题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科技发展水平上存在的严重不平等,更加重了南北差距。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迅速成长,也带动了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及其带来的利益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全世界大量贫困人口还没有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实惠。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廉价资源,而且离不开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市场和廉价商品。这种不平等交换造成了贫富的两极分化.占世界人口17%的24个工业化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与世界生产总值的21%。第三世界国家外债高达25万亿美元。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4: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问,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了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全球性社会公正问题更显突出。经济全球化进程导致了一定范围内南北差距的扩大和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边缘化,甚至也引起发达国家内部一些非优势产业的反弹。看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有人文理念的指导,必须注意其发展中的平衡性和公正性问题。在“什么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课题前,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任务更加迫切。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5: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化问题”。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不

更多"(二) 材料1:有关经济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二)

材料1:有关经济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的比值是30:1。而现在已上升至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
——摘自《人民日报_)
材料2:现在,南北差距问题、贫富问题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科技发展水平上存在的严重不平等,更加重了南北差距。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迅速成长,也带动了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及其带来的利益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全世界大量贫困人口还没有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实惠。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廉价资源,而且离不开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市场和廉价商品。这种不平等交换造成了贫富的两极分化.占世界人口17%的24个工业化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与世界生产总值的21%。第三世界国家外债高达25万亿美元。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4: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问,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了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全球性社会公正问题更显突出。经济全球化进程导致了一定范围内南北差距的扩大和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边缘化,甚至也引起发达国家内部一些非优势产业的反弹。看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有人文理念的指导,必须注意其发展中的平衡性和公正性问题。在“什么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课题前,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任务更加迫切。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5: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化问题”。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不
[简答题]给定资料表明:“个人网络募捐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请根据给定资料2、材料3、材料4、材料5分析个人网络募捐的利弊。
[简答题]阅读以下一组材料
材料1
统计表明,我国2005年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分别为;GDP同比增长9.5%,CPI上涨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4%。7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宣布,上半年各项指标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国民经济运行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内忧外患”;4、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在1.8%徘徊;萎靡不振的股市;贸易摩擦造成的严峻的外贸形势;人民币升值可能对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等等。这使得六七月间,关于我国经济是否会下行,下行幅度是否将超出宏观调控预期,我国经济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争论十分热烈。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2005年第8期
材料2
进入21世纪,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中国的基本国情严重背离,这样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现在,我国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排序都非常靠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55位以后,45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80位以后。矿产资源保障的前景更加不容乐观。我国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铁矿石、氧化铝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矿产资源将长期短缺。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七期
材料3
5月下旬,记者在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的黄河两岸采访,亲眼目睹了黄河中上游水污染的现状和日益加剧的危害。随着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黄河流域污染已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严峻形势,黄河污染程度已远甚于淮河。污染的黄河使西北和华北约1.6亿城乡人民深受其害,而受害最深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摘自新华网2005-6-18
材料4
布鲁金斯学会(BrooklngsInstitution)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布什(RithardW. Bush)表示,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在富有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之间
[判断题]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各种现代运输方式中,公路的平均运距是最短的,运行持续性较强。
[简答题]下面是有关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一些资料: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2007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增加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6月份同比上涨4.4%),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其中,粮食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
[材料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7年7月在北京召开2007年第二季度例会,认为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
[材料3]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06%提高到3.33%。
结合材料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简答题]阅读以下一组材料: 材料1 统计表明,我国2005年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分别为:GDP同比增长9.5%,CPI上涨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4%。7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宣布,上半年各项指标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国民经济运行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内忧外患”: 4、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在1.8%徘徊;萎靡不振的股市;贸易摩擦造成的严峻的外贸形势;人民币升值可能对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等等。这使得六七月间,关于我国经济是否会下行,下行幅度是否将超出宏观调控预期,我国经济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争论十分热烈。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2005年第8期 材料2 进入21世纪,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中国的基本国情严重背离,这样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现在,我国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排序都非常靠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 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在55位以后,45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在80位以后。矿产资源保障的前景更加不容乐观。我国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铁矿石、氧化铝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矿产资源将长期短缺。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2005年第7期 材料3 5月下旬,记者在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的黄河两岸采访,亲眼目睹了黄河中上游水污染的现状和日益加剧的危害。随着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黄河流域污染已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严峻形势,黄河污染程度已远甚于淮河。污染的黄河使西北和华北约1.6亿城乡人民深受其害,而受害最深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摘自新华网2005-6-18 材料4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布什(Richard W.Bu8h)表示,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在富有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之间引起了摩擦。 实际上,
[简答题]阅读以下一组材料:
材料1
统计表明,我国2005年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分别为:GDP同比增长9.5%,CPI上涨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4%。7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宣布,上半年各项指标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国民经济运行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内忧外患”: 4、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在1.8%徘徊;萎靡不振的股市;贸易摩擦造成的严峻的外贸形势;人民币升值可能对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等等。这使得六七月间,关于我国经济是否会下行,下行幅度是否将超出宏观调控预期,我国经济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争论十分热烈。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2005年第8期
材料2
进入21世纪,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中国的基本国情严重背离,这样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现在,我国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排序都非常靠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 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在55位以后,45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在80位以后。矿产资源保障的前景更加不容乐观。我国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铁矿石、氧化铝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矿产资源将长期短缺。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2005年第7期
材料3
5月下旬,记者在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的黄河两岸采访,亲眼目睹了黄河中上游水污染的现状和日益加剧的危害。随着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黄河流域污染已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严峻形势,黄河污染程度已远甚于淮河。污染的黄河使西北和华北约1.6亿城乡人民深受其害,而受害最深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摘自新华网2005-6-18
材料4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布什(Richard W.Bu8h)表示,不断拉
[简答题]下列是有关我国2003~2004年宏观经济调控的材料
材料1
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走出了相对低迷阶段,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但是,经济加快增长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
在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的基础上,2004年头2个月占全社会投资八成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猛增53%,超过了经济全面过热的1992年,钢铁投资的增幅更是飙升到202%。
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至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2003年的粮食产量4307亿公斤,比1998年的 5123亿公斤减少了816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98年的412公斤下降到334公斤,达到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投资膨胀造成煤电油运供应紧张,拉动了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引发了粮食及相关副食品价格攀升。投资膨胀和粮食减产相互作用,使通货膨胀率不断逼近5%的“警戒线”。
材料2
2004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控速降温”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实施了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清理整顿开发区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等调控措施。
2004年岁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
材料3
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经济平稳快速增长,2004年经济增长率为9.5%,继续在适度增长区间高速运行;二是扭转了粮食生产1999年以来连续五年下滑的趋势,粮食产量达到 4895亿公斤,粮食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呈平稳回落态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一些过热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抑制。四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35.7%,国家外汇储备60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7亿美元;五是实现了将物价涨幅控制在4%以下的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了 3.9%,避免了难以承受的高通货膨胀;六是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就业和再就业不断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年新增就业超过了预定目标。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这一轮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手段。
(2)联系材料说明社会主义经
[简答题]

下列是有关我国2003~2004年宏观经济调控的材料
材料1
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走出了相对低迷阶段,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但是,经济加快增长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
在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的基础上,2004年头2个月占全社会投资八成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猛增53%,超过了经济全面过热的1992年,钢铁投资的增幅更是飙升到202%。
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至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2003年的粮食产量4307亿公斤,比1998年的 5123亿公斤减少了816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98年的412公斤下降到334公斤,达到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投资膨胀造成煤电油运供应紧张,拉动了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引发了粮食及相关副食品价格攀升。投资膨胀和粮食减产相互作用,使通货膨胀率不断逼近5%的“警戒线”。
材料2
2004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控速降温”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实施了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清理整顿开发区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等调控措施。
2004年岁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
材料3
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经济平稳快速增长,2004年经济增长率为9.5%,继续在适度增长区间高速运行;二是扭转了粮食生产1999年以来连续五年下滑的趋势,粮食产量达到 4895亿公斤,粮食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呈平稳回落态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一些过热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抑制。四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35.7%,国家外汇储备60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7亿美元;五是实现了将物价涨幅控制在4%以下的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了 3.9%,避免了难以承受的高通货膨胀;六是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就业和再就业不断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年新增就业超过了预定目标。
请回答:
(1)结合

[简答题]下面是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材料
材料1
1990年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在《商业周刊》全球1 000家最佳业绩跨国公司排名榜上位居第5,1997年跃居榜首。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该公司实行了全球化和生产一体化战略。这家公司8年以前的销售额中,国际销售额不足30%,而现在由于加大了对国外直接投资,因而使它的国际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到40%,预计不久将与国内销售额持平。这家公司的盈利直线上升,由1993年的43.16亿美元上升到1996年的72.80亿美元,3年增长了68.7%。再如1990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1 000家公司排名榜上位居第23位,1997年跃升到全球第2位。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由于实行了全球化和生产一体化战略。这家公司把它的原浆厂扩散到全球。现在它已在世界195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可口可乐,在117个国家销售减肥可乐,在164个国家销售雪碧。它的盈利节节上升,由1993年的21.75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34.79亿美元,3年增加了60.5%。《商业周刊》1 000家是按股票的面值排定的,而面值的增长又与利润的增长相联系。因此,通用电气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业绩高居1 000家的顶峰也就理所当然了。
——摘自《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
材料2
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两极化的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内部之间的贫富差距都在不断扩大。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1965年处于贫富两端,各占世界人口20%的国家相比,穷国和富国的比例,前者为后者的30倍,1990年扩大到60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固有:中产阶级的削弱;金融业正在超过工业,收息者胜过投资者;一些发展中国家偿还债务的利息已占其国民生产总值15%;基本积累的收益超过了劳动的收入;就业及收入更无保证,而且范围不断扩大;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拉大等。
——摘自《1997年贸易和发展年度报告》
材料3
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自由化、全球化……世界经济的变化直接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1997年美国经济的增幅达到了3.6%,欧盟15国的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其增长超过了2.5%,日本经济则增长1%,而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家经济发展更加迅猛。原东欧苏联地区经济也渐入佳境,1997年增长1
[简答题]

下面是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材料
材料1
1990年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在《商业周刊》全球1000家最佳业绩跨国公司排名榜上位居第5,1997年跃居榜首。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该公司实行了全球化和生产一体化战略。这家公司8年以前的销售额中,国际销售额不足30%,而现在由于加大了对国外直接投资,因而使它的国际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到40%,预计不久将与国内销售额持平。这家公司的盈利直线上升,由1993年的43.16亿美元上升到1996年的72.80亿美元,3年增长了68.7%。再如1990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1000家公司排名榜上位居第23位,1997年跃升到全球第2位。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由于实行了全球化和生产一体化战略。这家公司把它的原浆厂扩散到全球。现在它已在世界195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可口可乐,在117个国家销售减肥可乐,在164个国家销售雪碧。它的盈利节节上升,由1993年的21.75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34.79亿美元,3年增加了60.5%。《商业周刊》1000家是按股票的面值排定的,而面值的增长又与利润的增长相联系。因此,通用电气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业绩高居1000家的顶峰也就理所当然了。
——摘自《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
材料2
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两极化的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内部之间的贫富差距都在不断扩大。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1965年处于贫富两端,各占世界人口20%的国家相比,穷国和富国的比例,前者为后者的30倍,1990年扩大到60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固有:中产阶级的削弱;金融业正在超过工业,收息者胜过投资者;一些发展中国家偿还债务的利息已占其国民生产总值15%;基本积累的收益超过了劳动的收入;就业及收入更无保证,而且范围不断扩大;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拉大等。
——摘自《1997年贸易和发展年度报告》
材料3
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自由化、全球化……世界经济的变化直接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1997年美国经济的增幅达到了3.6%,欧盟15国的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其增长超过了2.5%,日本经济则增长1%,而与此同时,发展

[多项选择]下列有关砂石材料试验中,试验结果越高则表明该砂石材料性能品质越不好的指标包括______。
A. 集料与沥青的黏附等级
B. 洛杉矶磨耗值
C. 压碎值
D. 细集料的细度模数
[简答题]

下面是一组有关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
材料1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套马车”。1997年我国经济增长8.8%,从拉动因素上看,投资约占2.2个百分点,消费约占4.9个百分点,净出口约占1.7个百分点。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我国出口增长明显下降,1999年出口形势依然极为严峻。
——摘自(1999年1月13日)《经济日报》
材料2
我国12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1997年,9亿多农民的消费水平还不及3亿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农民若要达到1995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约需增加彩电1.6亿台、电冰箱1.4亿台、洗衣机1.7亿台,相当于我国目前彩电生产能力的2.8倍、电冰箱生产能力的7.2倍、洗衣机生产能力的6.8倍。
——摘自199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3
从1978年到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355元,年均实际增长15.1%,这是第一个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这期间,农村市场繁荣,购销两旺;从1985年到1991年,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年均实际增长仅0.7%,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开发;从1992年到1996年,农民收入出现了第二个增长较快的时期,农村市场出现了新的繁荣;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又出现了减缓,由此带来了农民购买欲望不高,农村市场疲软。
——摘自方向新《农民变迁论》
材料4
面对当前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加强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购买力,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增加我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各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现象和观点
(2)材料3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怎样解决
(3)联系材料1、2、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分析材料4。


[简答题]下面是一组有关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
材料1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套马车”。1997年我国经济增长8.8%,从拉动因素上看,投资约占2.2个百分点,消费约占4.9个百分点,净出口约占1.7个百分点。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我国出口增长明显下降,1999年出口形势依然极为严峻。
——摘自(1999年1月13日)《经济日报》
材料2
我国12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1997年,9亿多农民的消费水平还不及3亿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农民若要达到1995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约需增加彩电 1.6亿台、电冰箱1.4亿台、洗衣机1.7亿台,相当于我国目前彩电生产能力的2.8倍、电冰箱生产能力的7.2倍、洗衣机生产能力的6.8倍。
——摘自199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3
从1978年到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355元,年均实际增长15.1%,这是第一个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这期间,农村市场繁荣,购销两旺;从1985年到1991年,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年均实际增长仅0.7%,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开发;从1992年到1996年,农民收入出现了第二个增长较快的时期,农村市场出现了新的繁荣;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又出现了减缓,由此带来了农民购买欲望不高,农村市场疲软。
——摘自方向新《农民变迁论》
材料4
面对当前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加强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购买力,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增加我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各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现象和观点
(2)材料3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怎样解决
(3)联系材料1、2、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分析材料4。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