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25 05:58:07

[不定项选择]张某将一种普通药品冒充海洛因欺骗王某,让王某出卖“海洛因”,然后二人均分所得款项。王某出卖后得款数万元,在没来得及分赃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张某与王某构成诈骗.罪的共犯
B. 王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C. 由于王某卖得货款后,尚未与张某分赃,张某的行为构成属于犯罪未遂
D. 王某的犯罪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更多"张某将一种普通药品冒充海洛因欺骗王某,让王某出卖“海洛因”,然后二人均"的相关试题:

[不定项选择]张某将一种普通药品冒充海洛因欺骗王某,让王某出卖“海洛因”,然后二人均分所得款项。王某出卖后得款数万元,在没来得及分赃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张某与王某构成诈骗.罪的共犯
B. 王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C. 由于王某卖得货款后,尚未与张某分赃,张某的行为构成属于犯罪未遂
D. 王某的犯罪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单项选择]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A. 按劣药论处
B. 假药
C. 按假药论处
D. 劣药
[单项选择]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是( )
A. 新药
B. 假药
C. 劣药
D. 医药商品
E. 麻醉药品
[单项选择]某公司委托采购员张某去采购一批陶瓷,张某却与陶瓷厂串通,以低等级的陶瓷冒充高等级的陶瓷。张某与陶瓷厂恶意串通损害该公司利益的行为应由______承担赔偿责任。
A. 张某
B. 陶瓷厂
C. 张某和陶瓷厂连带
D. 该公司自行
[单项选择]张某于2007年6月加入一专营汽车修理业务的普通合伙企业,张某的出资为人民币10万元。此外,张某擅长汽车修理技术,其他合伙人同意将其技术也折合成一定比例的出资。因张某与其他合伙人关系熟稔,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利润分配方案,大家决定分红时再协商。2007年7月,张某自作主张将一些陈1日的汽车配件低价卖给了废品回购站。2007年8月,为给儿子筹措留学费用,张某又将自己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给邻居李某。因为资金还有缺口,不久之后张某又向其他合伙人提出分红请求并希望减少出资,他的上述行为才被大家知晓。对本案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
A. 张某用技术出资是违反法律的
B. 张某私自出卖汽车配件的行为当然无效
C. 张某私自将财产份额出质的行为当然无效
D. 张某如果无法就分红方案同其他合伙人协商一致,就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利润
[单项选择]某医院确诊张某为癌症晚期,建议采取放射治疗,张某同意。医院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致张某伤残。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赔偿。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张某的伤残确系医院的医疗行为所致。但法官在归责时发现,该案既可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过错原则,也可适用《民法通则》第123条的无过错原则。这是一种法律责任竞合现象。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该法律责任竞合实质上是指两个不同的法律规范可以同时适用于同一案件
B. 法律责任竞合往往是在法律事实的认定过程中发现的
C. 法律责任竞合是法律实践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因而各国在立法层面对其作出了相同的规定
D. 法律解释是解决法律责任竞合的一种途径或方法
[单项选择]张某与陈某于1993年结婚,1994年,张某以经商所得购住房一幢,产权人登记为张某。1998年,张某将房屋赠与情妇余某居住,陈某得知,大为不满,但未表态。1999年,张某为免纠纷,暗将房屋过户给余某。2002年3月,张某去世后,陈某发现房屋产权变更,遂诉至法院要求余某返还房屋。此案的正确处理应是
A. 房屋已归余某所有,不属遗产,陈某不能继承
B. 张某生前赠与无效,陈某有权索回房屋
C. 张某生前赠与可以视为对遗产的处理,陈某、余某可以各得房屋一半
D. 已过诉讼时效,陈某的请求应不予以保护
[简答题]李某家境一般,且不务正业。一日,其持刀潜入张某家中抢劫,因张某奋起反抗,李某狠刺张某多刀,张某当场死亡。李某携带抢劫的8万元现金潜逃。事后,经群众举报,李某被逮捕。法院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犯罪,且情节恶劣,判处李某死刑。群众得知后认为,李某抢劫杀人被判处死刑,罪有应得。李某在被执行死刑前后悔不已,写下遗书向张某的家人道歉,并告诫他人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请根据上述材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1)法院最终对李某判处了死刑,体现了法的什么作用 法的这种作用有什么表现
(2)李某被判刑后的道歉以及对他人的告诫,体现了法的什么作用 这种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法院认为李某构成犯罪以及群众认为李某被判处死刑是罪有应得都体现了法的评价作用,这两种评价作用有什么区别
[简答题]张某一日在路上行走,一辆面包车紧急刹车将张某刮伤,张某因此花去医疗费若干。伤愈后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面包车主陈某,赔偿医疗费5万元。一审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了此案。案件中,主审法官认为该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未经调解,直接判决陈某赔偿医疗费5万元。陈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中,陈某提出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证明张某有伪造医疗费用单据的行为。后二审法院对该案进行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陈某赔偿张某医疗费3万元,案外人杨某同意为陈某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时列明杨某为担保人,并将调解书送交杨某,但杨某拒绝签收。
问题:
1.一审中主审法官未经调解,直接判决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