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党政公务员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16 01:34:29

[单项选择]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其主要特点有:
一、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大幅增长,2006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铜材90.9万吨,下降2.5%,占进口铜材总量的83.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10.5万吨,增长 24.4%,此外。一般贸易进口7.2万吨,下降16.9%。
二、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货复进口小幅增长。2006年,大陆自台湾省进口铜材38.7万吨,下降3.9%;自韩国进口18.8万吨,下降15.3%;自日本进口9.9万吨,增长19.3%;自东盟进口8.5万吨,下降5.8%。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占69.4%。此外,国货复进口17万吨,增长2.8%。
三、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 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扬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铜材价格攀升遏制了部分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加工的上游原材料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铜资源短缺的国家,2006年铜材出口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相当于当年铜材进口量的一半以上。铜材的冶炼和加工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量出口铜材既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也使国内能源和环保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

与上年相比,2006年我国铜材进口平均价格()。
A. 上涨了48.7%
B. 下跌了47.6%
C. 上涨了47.6%
D. 下跌了47.8%

更多"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其主要特点有:
一、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大幅增长,2006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铜材90.9万吨,下降2.5%,占进口铜材总量的83.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10.5万吨,增长 24.4%,此外。一般贸易进口7.2万吨,下降16.9%。
二、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货复进口小幅增长。2006年,大陆自台湾省进口铜材38.7万吨,下降3.9%;自韩国进口18.8万吨,下降15.3%;自日本进口9.9万吨,增长19.3%;自东盟进口8.5万吨,下降5.8%。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占69.4%。此外,国货复进口17万吨,增长2.8%。
三、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 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扬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铜材价格攀升遏制了部分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加工的上游原材料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铜资源短缺的国家,2006年铜材出口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相当于当年铜材进口量的一半以上。铜材的冶炼和加工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量出口铜材既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也使国内能源和环保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

2006年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占全年的()。
A. 8.2%
B. 9.6%
C. 6.7%
D. 11.8%
[单项选择]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其主要特点有:
(1) 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大幅增长,2006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铜材90.9万吨,下降2.5%,占进口铜材总量的83.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10.5万吨,增长24.4%。此外,一般贸易进口7.2万吨,下降16.9%。
(2) 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货复进口小幅增长。2006年,大陆自台湾省进口铜材38.7万吨,下降3.9%;自韩国进口18.8万吨,下降15.3%;自日本进口9.9万吨,增长19.3%;自东盟进口8.5万吨,下降5.8%。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占69.4%。此外,国货复进口17万吨,增长2.8%。
(3) 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铜材价格攀升遏制了部分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加工的上游原材料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铜资源短缺的国家,2006年铜材出口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相当于当年铜材进口量的一半以上。铜材的冶炼和加工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量出口铜材既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也使国内能源和环保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
2006年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占全年的( )。
A. 8.2%
B. 9.6%
C. 6.7%
D. 11.8%
[单项选择]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81—85题。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仅有1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至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有所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50岁以下在岗职工总人数为( )。
A. 2194
B. 14733
C. 16927
D. 无法计算
[单项选择]四、根据下面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年份
GDP(亿元)
税收收入(亿元)
税收收入/GDP(%)
1985
8964.4
2010.8
22.8
1986
10202.2
2090.7
20
A. 451059.8亿元
B. 489870.3亿元
C. 491394.2亿元
D. 662167.8亿元
[单项选择]二、统计表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91-95题。

中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及抚养系数变动趋势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老年人口(60岁以上)比重(%)
抚养比(%)
年龄中位数(岁)
2005
A. 91764万人
B. 11173万人
C. 35681万人
D. 66200万人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 支付完成
  • 取消支付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