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党政公务员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24 06:18:58

[单项选择]阅读短文,完成86—90题。
人类相当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都是受到自然启发而产生的,人类模仿自然当然不乏杰作,比如,对大凤蝶的观察发现,它的翅膀上布满了无数斜着向下凹陷的小坑,反射不同的颜色。但人眼的局限决定了只能感受到大凤蝶的翅膀是绿色的。受到这个启示,研究人员就把大凤蝶的翅膀结构应用到纸币上,使纸币上形成大大小小的微坑,便诞生了今天的极难造假的防伪钞票。但是,人类从模仿获得的发明和发现却并非总是成功的,而且可以说许多模仿都是不太完美或蹩脚的。
创造生命可以说是今天人类最大和最复杂的模仿,也被认为是人类最大的成就之一,比如人工生殖技术创造试管婴儿。荷兰有1.0%—1.5%的新生儿是试管婴儿。从1997年到2001年出生的试管婴儿中,却出现了5名视网膜细胞瘤患者。从统计上推论,试管婴儿这种疾病的几率比自然受精婴儿高7倍。同样,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授精制造的试管婴儿比自然孕育的后代患脑瘫的几率高3倍。
为什么人类的模仿杰作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初步的回答是,尽管人类可以仿造自然的方式创造许多东西,却无法完全地、精深地、一模一样地模仿自然的一切,这既是人类的自身和能力的缺陷与局限,也是自然的更为复杂巧妙和博大精深。比如,在创造生命时的温度,低一点或高一点,温度的变化与不变化,温度变化的周期短一点或长一点,都可能影响到正常受精和胚胎发育。
更为重要的是,受精时精子与卵子结合是一种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所有基因的开启、关闭和融合,都有一定程序,这种程序则由某种标记物或标记基因引导,在正常的自然受精过程中,所有两性基因的结合、开启、关闭等都是千百万年来自然程序安排好了的,既精确,又准时,还恰到好处。但是,如果是试管授精,就可能干扰自然状态下的正常标记程序,因而在胚胎初期造成失控和出错,使胚胎发育异常。
人类模仿自然另一个巨大杰作是生物圈二号实验,想要模仿自然创造生命或使生命在自然状态下完好地生存。但是,由于人类没有完全了解自然或人类自身的能力局限而造成了这次最大的蹩脚模仿。
无论是对人自身生命创造模仿的不完美,还是对自然创造生命和生命生存条件模拟的失败,都传递给人类几个信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永远是学生,永远比自然渺小,永远是有局限的,正如我们的眼睛无法辨认大凤蝶的色彩一样。再大的饼也大
A. 人类很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是受到自然启发而产生的
B. 人类可以仿造自然的方式创造许多东西,却无法完全地、精深地、一模一样地模仿自然的一切
C. 创造生命是人类最大和最复杂的模仿
D. 人类的模仿是持续不断,生生不息的

更多"阅读短文,完成86—90题。 人类相当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都是受到"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阅读短文,完成86—90题。
人类相当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都是受到自然启发而产生的,人类模仿自然当然不乏杰作,比如,对大凤蝶的观察发现,它的翅膀上布满了无数斜着向下凹陷的小坑,反射不同的颜色。但人眼的局限决定了只能感受到大凤蝶的翅膀是绿色的。受到这个启示,研究人员就把大凤蝶的翅膀结构应用到纸币上,使纸币上形成大大小小的微坑,便诞生了今天的极难造假的防伪钞票。但是,人类从模仿获得的发明和发现却并非总是成功的,而且可以说许多模仿都是不太完美或蹩脚的。
创造生命可以说是今天人类最大和最复杂的模仿,也被认为是人类最大的成就之一,比如人工生殖技术创造试管婴儿。荷兰有1.0%—1.5%的新生儿是试管婴儿。从1997年到2001年出生的试管婴儿中,却出现了5名视网膜细胞瘤患者。从统计上推论,试管婴儿这种疾病的几率比自然受精婴儿高7倍。同样,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授精制造的试管婴儿比自然孕育的后代患脑瘫的几率高3倍。
为什么人类的模仿杰作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初步的回答是,尽管人类可以仿造自然的方式创造许多东西,却无法完全地、精深地、一模一样地模仿自然的一切,这既是人类的自身和能力的缺陷与局限,也是自然的更为复杂巧妙和博大精深。比如,在创造生命时的温度,低一点或高一点,温度的变化与不变化,温度变化的周期短一点或长一点,都可能影响到正常受精和胚胎发育。
更为重要的是,受精时精子与卵子结合是一种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所有基因的开启、关闭和融合,都有一定程序,这种程序则由某种标记物或标记基因引导,在正常的自然受精过程中,所有两性基因的结合、开启、关闭等都是千百万年来自然程序安排好了的,既精确,又准时,还恰到好处。但是,如果是试管授精,就可能干扰自然状态下的正常标记程序,因而在胚胎初期造成失控和出错,使胚胎发育异常。
人类模仿自然另一个巨大杰作是生物圈二号实验,想要模仿自然创造生命或使生命在自然状态下完好地生存。但是,由于人类没有完全了解自然或人类自身的能力局限而造成了这次最大的蹩脚模仿。
无论是对人自身生命创造模仿的不完美,还是对自然创造生命和生命生存条件模拟的失败,都传递给人类几个信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永远是学生,永远比自然渺小,永远是有局限的,正如我们的眼睛无法辨认大凤蝶的色彩一样。再大的饼也大
A. 大凤蝶的翅膀上有无数向下凹陷的小坑
B. 大凤蝶的翅膀能反射不同的颜色
C. 人类的眼睛无法辨认大凤蝶的颜色
D. 大凤蝶的翅膀的颜色大多时候是绿色的
[单项选择]阅读短文,完成111—115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个观念: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认为人类的文化造成今天这样的环境变迁——环境危机、生态冲突等问题,这跟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有密切关联;这种西方所主导的观念,不仅在西方社会发展,而且慢慢地传染到全世界。这种观点至少有三个特点: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不仅漠视与自然的和谐,还漠视与其他社会、其他文化的和谐;无限制地利用物质,认为资源永远无限,这是最大的错误。工业革命只是这些观念比较特别的发展,而这些观念是来自最早期的西方文化理念——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说:“中国与西方两大文明从肇基已基本为不同的原则所支配。”所谓不同的原则,就是不同的基本文化理念,即连续性的宇宙观和断裂性的宇宙观。他还说:“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生产技术革命的结果,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而是逐渐通过政治程序所造成的财富极度集中的结果。”他认为,中国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的过程中,就表现了一种特别的文化理念,叫做“延续”或“连续”;以苏末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老祖,从新石器进入金属器时代开始,其基本的文化理念则是一种“断裂”的理念。这两种文化现象在文明初始阶段已经形成,并延续至今。
最明显的“连续”表现在生产工具上,从夏朝转入商朝开始利用青铜器的时候。商朝的青铜器都是用来作为礼器、酒器和兵器,如“鼎”、“爵”和“戈”等等;而商朝所用的农器是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和骨头。但苏末不同,它的青铜器最早是用来种植小麦,用青铜刀来收割成熟的麦穗。从新石器进入青铜器时代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跟前面关系的断裂。西方学者常常笑话说,你们中国人好笨,有青铜器却不用来生产。我们当然知道用青铜器来生产更有效,产生更多,但多不一定好。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们就希望跟自然和谐,互相尊重;不愿意用很有效的东西来破坏自然;我们认为自己跟宇宙是一体的、连续的,这一点从那时候开始就是我们整个宇宙观念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从夏朝到商朝,一直到后来的封建时代,我们都是以氏族、宗教为主体的[ 1 ]。但是苏末一开始就放弃了氏族、宗教的团体,而以地缘的团体来代替。因此,在人际关系上,我们[ 2 ]了宗族关系,而苏末断裂了,代之以地缘关系。其他,如文字应用、城乡
A. 延伸 延续
B. 延展 继承
C. 延伸 继承
D. 延展 延续
[单项选择]阅读短文。完成101—105题。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人类学教授理查德·克雷恩认为,距今5万年前,由于人类大脑发生了生理变化,生活在非洲大陆上的人类祖先爆发了一场艺术、文化以及个体表达上的巨大革命。克雷恩教授称,这场革命始于一场基因突变,正是这场基因突变改变了人类的语言交流能力。
一些人类学家确信,正是这场基因突变之后,人类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 1 ]自己的形体外表,[ 2 ]抽象的象征艺术。克雷恩教授说,所有这些都是渐进式完成的,由于不同地方人口的素质不同,因此在文化上的进步也会有快慢之分。
克雷恩教授认为,过去学术界提起人类文化的进步,生理学上的解释总是被否定的,但是事实上生理学上的解释与当今许多已知现实能够更好地吻合。正是由于这种生理上的改变,人类的艺术创造能力才获得了全面提升。
事实上,现在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支持这种理论的有力证据,它便是最近首次发现的被证明影响人类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语言基因”——FOXP2
2001年,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一个家庭的祖孙三代的观察发现,该家庭几乎有一半的成员患有遗传病,表现症状包括混淆发音、搞错词语顺序、语言理解困难。结果发现所有患病成员都拥有一个使得FOXP2基因失活的突变。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人类的FOXP2基因与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类似基因存在两个细微的差别,而人类具有语言能力,非人类灵长类则没有。
克雷恩说,200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20万年前直到现在,FOXP2从未停止过进化。但是约5万年前所发生的那场突变最为引人注目,因为当时的人类活动突然发生了显著变化——人类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创造一些不具有实用价值、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工制品。
克雷恩教授最后说:“这组控制语言和创造力的基因总数1万个左右,正是它们的随机突变,才诱发了人类文化崭新模式的出现。现代生物科技实在太令人惊奇了,没有什么工作比研究基因更让我感到兴奋的了,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永远没有尽头。”
填入[ 1 ][ 2 ]中恰当的词语是( )。
A. 装饰 创造
B. 打扮 创造
C. 改变 制造
D. 装饰 制造
[单项选择]阅读短文,完成96—100题。
由我国科学家精确绘制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发表在代表国际权威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宣布,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任务,对这一国际计划的贡献率达10%,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完成的最大基因组单条染色体的精确测序。
刊于《自然》杂志的论文《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序列及分析》宣布,中国科学家采用克隆步移法完成了对水稻粳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拼接后总长为3500万碱基对,精确度为99.99%,覆盖了染色体全长序列98%的区域,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组测序图的标准。
科学家们在完成序列精确测定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水稻第四号染色体所含基因进行预测分析,鉴定出4658个基因,为进一步鉴定这些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完整地测定了水稻四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序列,这是迄今首次完成的高等生物染色体着丝粒序列,为研究着丝粒的功能、染色体的稳定性和染色体的复制提供了基础,也为开发可转化的“人工水稻或植物染色体”提供了基础。以蓝天、白云、金色水稻为封面的本期《自然》杂志,同时也刊登了日本科学家对水稻第一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
测序专家工作组组长、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的韩斌博士告诉记者,第四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于2001年4月启动,首先完成精细物理图,然后采用克隆步移法大规模测序,绘制基因组完成图。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另一个亚种籼稻品种广陆矮第四号染色体的序列也进行了测定,报道了水稻两个主要栽培稻问在基因组成、顺序及DNA序列水平上的一些异同,揭示两者之间一些亲缘和进化关系,这些数据为将来整个基因水平的比较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韩斌博士还表示,目前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的序列分析结果和今后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可获得大量的水稻遗传信息和功能基因,为培育优良性状的水稻新品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此次测序成果,还将有助于了解小麦、玉米等其他重要粮食作物的遗传秘密,从而推动整个农作物基因组的研究。
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任务的10%
B. 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测序的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是全部水稻基因染色体中的10%
C. 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任务占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总任务的10%
D. 中国科学家对国际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这一任务的贡献率是10%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