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26 19:36:32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请阅读以下关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组材料:
材料1
联想于2005年5月1日下午3点正式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合并后的新联想将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在2005年3月31日宣布的另一项交易中,联想引入全球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Atlantic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同意由这三大私人投资公司提供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联想PC的合并年收入将达约130亿美元,年销售PC约为1400万台,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巨头。IBM与联想将结成独特的营销与服务联盟,联想的PC将通过IBM遍布世界的分销网络进行销售。新联想将成为IBM首选的个人电脑供应商,而IBM也将继续为中小型企业客户提供各种端到端的集成IT解决方案。IBM亦将成为新联想的首选维修与质保服务以及融资服务供应商。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2005年3月,中国三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之一中海油开始了与年初挂牌出售的美国优尼科公司的高层接触。6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要约价185亿美元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这是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大的一笔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理由是,优尼科所拥有的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资源约70%在亚洲和里海地区。“优尼科的资源与中海油占有的市场相结合,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优尼科是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其在北美洲的墨西哥湾、得克萨斯,以及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和孟加拉国等地都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资产和项目。——摘自《世界财经》
材料3
吸收外资促进了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的主力军,外商投资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在做好吸收外资工作的同时,我国大力推动对外经济合作各项业务的发展,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走出去”,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截至2004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6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1140亿美元,合同额1563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累

更多"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下列是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材料:
材料1
布什说,德国统一,欧洲成为完整、自由的欧洲之所以可能,是美国的领导起了推动作用;而海湾事件上又证明,没有人能代替美国的领导地位。他又说,在世界各国中,只有美国同时具有道义上的声望,也具有维持这一声望的手段,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聚集维护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摘自布什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和国情咨文(1990年9月和1991年1月)
材料2
克林顿说:“愿我们现在还不能与之谋面的后代人……谈到今天在场的人时说,我们曾经将可爱的祖国引入新世纪……让美国所有儿女都仍然抱有美国梦,让美国明亮的自由之火蔓延到世界各国。”美国的最终目标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将领导一个全部由民主国家组成的世界”。
——摘自克林顿就职演说(1997年1月20日)
材料3
早在80年代,邓小平就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局势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及时提出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种新秩序,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这些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而且在实践中行之有效,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
材料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0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作重要讲话。胡锦涛说,我们这个星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家园,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共同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说明美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是什么。
(2)根据材料3、4说明中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试述中美两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根本分歧。
选做题Ⅱ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解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4年的国际新闻焦点之一,当属震惊全球的“虐囚门”事件。伊拉克战俘、囚犯在监狱中惨遭美军看守凌辱、拷打甚至杀害的一幅幅照片,赫然刊登于多家知名报纸的显要位置。现代传媒技术又把这些骇人听闻的照片传遍世界。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2“这种邪恶是人性中最恶毒的,我们无法相信这些画面。我们心中充满了极度的悲痛和无言的、无法妥协的愤怒……”
摘自美国总统布什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3个小时后在白宫发表的全国电视讲话
材料32004年3月,中国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中共十六大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人为本”立法宗旨的确立,再到新一届政府执政为民建立法治政府的努力,所有这一切成为保障人权的最好注脚。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
(2)中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主张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的意义。
选做题Ⅱ
下面是有关知识经济的材料:
材料1在这个新的全球市场的法则手册中,只有一条法则:适者生存。伴随世界贸易增长而来的是更大的经济投机。结果,经济的基础将偏离实际的生产,而用手指在键盘上轻轻一敲,大量投资便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
摘自《曼谷日报》
材料2信息将在人、组织和国家之间以一种简便的、容易的方式传播。信息传播技术的大量运用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影响世界各国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维护人类在整个新世纪的安全。
材料3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运转,那它就

[简答题]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一组材料:
材料1
美、俄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是世界力量的核心,在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它为自己的利益而牵制和控制一些小国家,并一步一步蚕食着俄罗斯,欲使其最终崩溃。……从表面看来美国应该是最强的,事实也的确如此,然而它已不是世界力量的核心了。接下来本应是北约,但它并不是一个国家,它一方面受到美国的强大牵制,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是多个独立国家、独立利益的约束,其实这种危机在独立的中国、美国、俄罗斯也是存在的,只是没那么明显而已。
摘自《联合早报》
材料2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看,多极化是一个特殊阶段。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过渡阶段,其最终的演化结果要么步入单极时代,要么步入均势时代。以这次海湾战争为契机,实际上世界正行走在一个要么是单极世界,要么是均势时代的十字路口上,这取决于掌握世界命运的各国政治家的智慧与选择。我想,如果各国政治家真正地负起各自的责任来,联合起来共同行动,世界可能向一种新的均势时代发展。
摘自王蔚《第二次海湾战争与战后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
(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评价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特殊阶段”这一观点。
(2)依据材料说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特点。选做题Ⅱ
阅读下列关于跨国企业的材料
材料1
作为大型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在全球拥有众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而中国正是摩托罗拉公司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是美国以外最大的海外市场,占其整个业务量的10%。摩托罗拉在中国有9000余个员工,占公司的15%。摩托罗拉在中国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摩托罗拉在中国拥有16个研发中心,2000多名研发人员。因此,中国对于摩托罗拉而言,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海外最大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另外在研发方面,鉴于中国良好的人力资源、技术和市场支持,摩托罗拉希望继续扩大其在华研发中心的规模,将它做成全球化的研发基地。
此外,摩托罗拉还在中国寻求新的
[简答题]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泽奥利克(Robert Zoellick)7月12日在毛里求斯召开的90国贸易部长会议上发表讲话,向这些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代表们发出警讯:除非他们选择更有弹性的立场,否则长期停滞不前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可能再次破裂。自从2001年开始谈判以来,农业一直是引发争议最多的议题。美国一直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向进口农产品开放市场;作为回报,富国将取消出口补贴并大幅度削减对农业的国内补贴。
——《美国商报》2004年7月14日
材料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13日在这里表示,欧盟25个成员国将从2010年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每年提供10亿欧元的贸易援助。欧盟成员国目前每年提供总额4亿欧元的援助用于发展中国家与贸易相关的能力建设,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贸易水平。曼德尔森在此间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贸易援助应。当成为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应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他说,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开放工业品、农产品和服务业市场中获取巨大利益,但也必须给予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必要的调整期。
——《新华网》2005年12月13日
材料3
为进一步加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帮助,我们将采取以下新措施。
第一,中国决定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39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优惠范围将包括这些国家的多数对华出口商品。
第二,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规模,并通过双边渠道,在今后两年内免除或以其他处理方式消除所有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2004年底前对华到期未还的全部无息和低息政府贷款。
第三,中国将在今后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及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用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双方企业开展合资合作。
第四,中国将在今后3年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相关援助,为其提供包括防疟特效药在内的药物,帮助他们建立和改善医疗设施、培训医疗人员。具体通过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及双边渠道落实。
第五,中国将在今
[简答题]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人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材料
材料1
布什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对国际社会和中国意味着什么现在,美国已经成为了唯一的霸权,如何根据这个新形势来保持这个霸权地位呢
如何来达成这种战略上的转型这就是人们所关心的布什政权是否会延续单边主义的问题,即美国抛开传统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所采取的单边行动。
不过,单边主义并不是说美国的孤立行动。无论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国还是在尽量争取结成同盟,即自愿联盟。就是说,当美国操纵不了联合国的时候,就抛开了联合国,转而组建能够充分反映美国利益和意愿的国际联盟,这是一种新形式的多边主义,一种基于美国利益之上的多边主义。布什政权重组联盟的努力表明美国在开始重组国际秩序,使得这个国际秩序在更能反映美国的利益和意愿的同时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
美国重建国际秩序的努力,必然给现存国际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世界各国必然面临选择,是阻止荚国的单边主义势力,是顺从和认同美国的势力,还是参与美国重建国际秩序的势力对很多国家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选择。
——摘自《联合早报》
材料2
磨合更将为构建国际新秩序提供新的动力。关键问题不是八国吸收不吸收中国参加,而是八国以什么态度吸收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大国参加。最近,美国的两位参议员因为不满俄罗斯的民主,要求暂停俄罗斯的哪成员资格。俨然摆出了一副“大上皇”的架势。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如何应对全球面临的大量经济、安全、社会问题的挑战,八国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八国对话机制应该扩大。但是,西方国家必须克服冷战思维,不能把自己自封为“主导国”,把发展中国家视为“从属国”,应该承认世界的多样性,承认各国有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权利,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强加于人,不能干涉他国内政。西方国家如果能更新过时的国际关系理念,在国际关系中真正贯彻大小、贫富国家一律平等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原则,八国集团的扩大才会成为可能,届时,扩大了的八国对话机制,也将演变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大国对话机制”,成为联合国的有力补充。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最近美国五角大楼在《2025年的亚洲》这份报告中强调,中国将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利益的最大威胁;美国若要继续在南亚和东南亚扮演重要角色,就必须解决在这些地区没有前沿作战基地的问题,还必须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联盟以约束中国。
为此,美国已经作出将其军事战略重心从欧洲移往亚洲的计划。与此同时,有人提出在亚太地区拼凑“小北约”,对中国编织包围圈。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曾将中国确定为它的“战略竞争对手”。还有人直言,美国搞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转引自2001年8月31日《人民日报》,古平《如何看待中国发展》
材料2
以新姿态登上世界舞台的是中国。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1/4,而且,拥有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的中国经济在全球也不失为最富有活力的经济,这一点已为世人所瞩目。所以,拒绝中国参与建立协调的世界秩序的工作是大错而特错的。只要回首一下本世纪的历史便可以了解,一切企图孤立和遏制中国的政策到头来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一点将更加深信无疑。
只有中国以负责的立场参加,才能够度过全球性的挑战,并且建立起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环保方面保证稳定的世界秩序。因而由中国参与一切发展过程它对于全球稳定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尽可能迅速地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并参加将来的主要国家首脑会议是至关重要的。
——摘自日本《读卖新闻》1998年2月1日发表的德国前外长根舍的文章《中国也是建立新秩序的柱石》
材料3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水平还不高,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进一步改善中国12.7亿人民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努力。
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我国建设的中心任务。我们实现现代化,需要一个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需要和平,热爱和平。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近两三年,在日本经常讨论日美中俄关系。这表明人们强烈希望日本成为与三国对等的国际政治主体。过去,日本在美中俄的权力之争中屡屡被耍弄。对像日本这样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来说,提出这种要求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这也是使日本外交成熟起来的必经阶段。
美中俄作为左右国际政治秩序的“极”已被世界所承认,而日本没有得到这种认可。日本战后在安全保障上始终坚持彻底的防御状态,不足之处一直依赖日美同盟弥补。
……因此,美中俄也一直把日本视为远远落后的政治对手。日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使日本取得与美中俄对等的地位。
——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2
但是,国会在昨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表明它在重申其民族主义情绪方面取得了扎实的进展。它已经任命了一个国会委员会,由它来调查国会是否应该采取一个有争议的步骤,修改战后“和平宪法”。
而这一行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采取的:年轻人中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日本是否能够充分依赖美国来保护自己不受攻击的疑惑与日俱增,同时产生了一种它应该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情绪。
——摘自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1月21日文章《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
材料3
现在日本应该谋求的是这样的勇气:坦率地说出向美国应该说出的话。而且,需要有柔和而坚韧不拔的谈判能力。
过分地关照会扭曲日本国民的对美情感,结果可能会损害日美关系。只有不怕发生摩擦,向美国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加深两国真正的伙伴关系。
——摘自日本《朝日新闻》2000年1月19日社论《需要坚韧不拔的谈判力》
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决不意味着日本的懈怠和软弱无力。日本立足于兼顾本国以及地区和世界利益的立场,不选择军事自立的道路。然而,如果因为日本不想在军事上自立而继续受到低于美中俄的政治待遇,那么虽不情愿,但或许

[简答题]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布什周二(5月31日)在白宫玫瑰园召开的记者会上被问及中美两国的关系应该如何定义,是盟友还是竞争对手布什说,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无法用一个词简单形容。布什说:“(美国)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复杂,美国人应该把两国关系看作是复杂的(双边)关系。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从这里(美国)来观看,(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故事。”他首先提到两国的经贸关系,说美国一方面认同在中国存在巨大的商机,另一方面也期待中国遵守各项贸易规则。布什表示,随着(中美)贸易联系变得更加繁杂,你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实例显示美国会坚持公平贸易。在安全方面,布什说中美在朝核问题上可以成为非常好的盟友。
在台湾问题上,布什说他的立场非常清楚而且一直保持不变,美国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协助两岸解决问题,维持地区的稳定。布什说,在这个(台湾)问题上,(中美)关系体现在(美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维护(台湾)地区的稳定,以便最终会有一个和平的解决方案。
材料2
5月26日,美国国务卿赖斯接受了该媒体的采访,称中国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力,中美两国的关系总体上得到了加强。赖斯指出,美国总统布什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中美两国在联合反恐、解决朝鲜核危机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苏丹问题的处理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在采访中,赖斯指出,中国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而且选种影响力正在增长。赖斯希望中国经济尽快与国际接轨。同时,赖斯也指出,中美关系正在发展之中,不排除其中还有争论与分岐,她提到了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和人权问题。
材料3
美国国防部炮制的200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报告》7月19日出炉。这份长达45页的报告制造和渲染中国正常的军事发展“对地区乃至美国构成了威胁”的论调。
材料4
9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双方表示将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冷战后美国对华政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解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
下列是一组关于文明冲突论的材料。
材料1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新形势下,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是经济因素和国家的利益。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
摘自《嘹望》2002年第25期
材料2关于“文明冲突”的观点是经不起检验的。首先,这种理论本身就漏洞百出。亨廷顿不妨向批评他的人请教一下,如果不用文明,那么用什么可以解释当前的世界事务又如何解释一个文明内部发生的冲突呢一种粗糙蹩脚的理论是不可能同时解释一种现象和与其相对的另一种现象的。如果说文明是世界政治的基础,那么它们必然具有某种凝聚力。
然而,它们显然不具有凝聚力。有关文明内部爆发冲突的事例比比皆是。再看一下爱尔兰解放运动,中国——台湾之间的紧张关系、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在西撒哈拉问题上的争端,所有这些有关冲突的事例与文明冲突都毫不相干。看似不同文明之间的许多冲突的复杂性远远不是这种简单的理论所能解释得了的。例如,亨廷顿把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解释成世俗的印度与穆斯林的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然而,世界上1/6的穆斯林生活在印度,其人数超过了巴基斯坦。
那么,跨越文明的结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9·11”事件后,许多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对华盛顿表示了强有力的同情和支持。36个国家加入了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另外44个国家提供了各种支持和帮助。在阿富汗,北方联盟和许多普什图人与美军并肩作战,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巴基斯坦是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中的一个关键盟国。巴基斯坦的原教旨主义者试图煽起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但却可悲地失败了。同样,试图挑起美国人与穆斯林之间的争斗的行动也遭到了人们广泛的抵制。这决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一种声援。
摘自《世界联系》
材料3在信息技术等领域,全球化依然在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全球主义取得了胜利。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在消灭地球上的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一组材料:
材料1
美、俄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是世界力量的核心,在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它为自己的利益而牵制和控制一些小国家,并一步一步蚕食着俄罗斯,欲使其最终崩溃。……从表面看来美国应该是最强的,事实也的确如此,然而它已不是世界力量的核心了。接下来本应是北约,但它并不是一个国家,它一方面受到美国的强大牵制,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是多个独立国家、独立利益的约束,其实这种危机在独立的中国、美国、俄罗斯也是存在的,只是没那么明显而已。
摘自《联合早报》
材料2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看,多极化是一个特殊阶段。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过渡阶段,其最终的演化结果要么步入单极时代,要么步入均势时代。以这次海湾战争为契机,实际上世界正行走在一个要么是单极世界,要么是均势时代的十字路口上,这取决于掌握世界命运的各国政治家的智慧与选择。我想,如果各国政治家真正地负起各自的责任来,联合起来共同行动,世界可能向一种新的均势时代发展。
摘自王蔚《第二次海湾战争与战后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
(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评价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特殊阶段”这一观点。
(2)依据材料说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特点。

选做题Ⅱ
阅读下列关于跨国企业的材料
材料1
作为大型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在全球拥有众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而中国正是摩托罗拉公司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是美国以外最大的海外市场,占其整个业务量的10%。摩托罗拉在中国有9000余个员工,占公司的15%。摩托罗拉在中国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摩托罗拉在中国拥有16个研发中心,2000多名研发人员。因此,中国对于摩托罗拉而言,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海外最大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另外在研发方面,鉴于中国良好的人力资源、技术和市场支持,摩托罗拉希望继续扩大其在华研发中心的规模,将它做成全球化的研发基地。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Ⅱ
材料1
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对国际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9·11”事件之后,美国对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做出了大幅度的调整。美国把安全威胁定位于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地区性冲突三个方面,其中恐怖主义是首要威胁。这是2002年9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所正式确定的。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必须同研究美国国际战略结合起来。上述报告把“先发制人”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石。“先发制人”战略于2002年5月由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同年6月被提升为“布什主义”。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实质上就是美国的国际战略。
——摘自http://www.54a.cn2006年3月8日
材料2
历史告诉我们,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的持久的和平。这就要求必须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并积极探索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新途径。我们认为,新安全观的核心,应该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只有建立新的安全观和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裁军谈判的健康发展,使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得到保障。
——摘自江泽民1999年3月26日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的讲话
请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出哪两种不同的世界安全观
(2)结合材料,分析中美两国在安全观上的本质差异。
选做题Ⅱ
材料1
20世纪70年代,苏联实力有了较大增强,美国经济则相对衰落,苏联乘机谋求争霸世界的优势地位。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苏联进攻战略达到顶峰。苏联入侵阿富汗,严重威胁到美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