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军转干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26 19:34:30

[单项选择]寿命问题一直是人类倍加关注的话题。来自最新的科学______,在来来的日子里,在生命科学家的指导下,人类的寿命可以由自己来决定,人们可以一直“活到自己不想再活”为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证明
B. 实验
C. 推理
D. 推断

更多"寿命问题一直是人类倍加关注的话题。来自最新的科学______,在来来的"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①科学家已经分离出一种看起来能决定人体衰老速度的基因序列。这一发现首次将DNA与人类寿命联系起来。②这项研究有望为创建筛查程序铺平道路,可用于检验哪些人更容易衰老,并在年轻时更容易患心脏病或其他疾病。③尽管这项突破不太可能带来大幅延长人类寿命的药物,但也许有助于延长那些由于自身基因而更易早逝的病人的寿命。④这项研究显示出了时间性衰老和生物性衰老的区别,其中生物性衰老取决于人体基因组成和生活方式,比如饮食组成和是否吸烟;两个年龄相同的人,其生物年龄可能会有十多年差异。⑤由桑尼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一段普通DNA序列与人体的生物性衰老有密切关系。对近三千人的研究显示,约有38%的人带有遗传性基因变体,与没有这一基因序列的人相比,他们的生物年龄要老三到四岁;占总数7%的人带有两个这种基本变体,他们的生物年龄比没有该变体的人要老六到七岁。⑥通常被认为是老年病的发病年龄有很大的______,正是这一点促使研究者展开了这项研究。⑦我们身体中的大部分细胞都含有叫作染色体的DNA分子链。染色体在其两端有保护帽,叫做端粒。细胞每次分裂时,端粒会缩短,就像鞋带两端的塑料会被磨损一样。当端粒变得非常短时,细胞就无法正常工作,会显现衰老的征兆。⑧通过对血液样本的分析,桑尼发现,这些人具有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过短染色体端粒。而一种特定的基本序列在这些人中更常见。这段DNA位于3号染色体,与基因TERC相邻。⑨基因TERC可以制造出一种酶,能在端粒缩短时对端粒进行修复。携带有一个或两个该基因序列的人,在母体子宫中发育时,制造出的这种酶(端粒酶)可能比较少。这意味着,这些人在出生时端粒就比较短,所以更容易衰老。⑩科学家不可能通过增加人体中的端粒酶的数量来逆转人体老化的过程。人出生后,体内的端粒酶几乎全处于被抑制状态,但在癌细胞中端粒酶被激活,所以癌细胞就会无限分裂下去而不会死亡。因此桑尼指出:“激活端粒酶也许可以让你不得心脏病,但如果不加控制地激活端粒酶,你也许会得癌症。”
与文中提到影响人生物性衰老的因素无关的一项是( )。
A. 是否抽烟
B. 饮食组成
C. 特定基因
D. 母体子宫
[单项选择]关于一项重要实验的结果的报告是有争议的。在某科学家的指导下重复了这项实验,但没有得到与最初实验相同的结果。该位科学家由此得出结论:最初报告的实验结果是由错误的测量方法造成的。
以下哪项是这位科学家推理的假设( )
A. 如果一项实验的结果是正确的,那么,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得到不同的结果
B. 由于没有足够详细地记录最初的实验,所以,不大可能完全重复这一实验
C. 重复实验不会像最初的实验那样由于错误的测量方法而导致有问题的结果
D. 最初的实验结果使得某个理论原则受到质疑,而该原则本身的根据是不充分的
[单项选择]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问题。科学家和环境保护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不能继续生存下去。 由此可以推出______。
A. 只要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就能阻止气候变暖,人类就能在地球上继续生存
B. 如果人类不能继续生存在地球上,必定是没有立刻开始保护环境
C. 要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就必须防止气候变暖
D. 如果人类想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就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
[单项选择]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哪位科学家发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它可导致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A. 桑格
B. 蒙塔利埃
C. 列文虎克
D. 詹纳
E. 普鲁西纳
[填空题]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

①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即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
②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了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宙时代! 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行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越了最远的冥王星轨道,但它们是否已飞出了太阳系呢
③其实,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如果以太阳风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35亿千米—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计算,半径可达15万亿千米,约1.5光年。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沧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目前及今后的十年内,人类的重点是开展太阳系内的航天活动,并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努力取得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④对于飞出太阳系的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发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以及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十几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
⑤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类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上文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______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_____。
[单项选择]一项新的医疗技术,只有当它的疗效和安全性都确实可靠之后才能临床使用。1998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地使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生长和增殖,这种干细胞技术与克隆技术相结合,将可以由患者的体细胞培养出所需的组织细胞,取代患者的坏损细胞,以治疗各种疑难疾病,这就是所谓“治疗性克隆”。但现在“治疗性克隆”离临床使用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给上述结论以最强的支持
A. 由于“治疗性克隆”涉及破坏人类早期胚胎的问题,因而引起罗马教会以及美、法、德等国政府的强烈反对。
B. 到目前为止,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获得是相当困难的。
C. 韩国学者黄禹锡承诺为一名因车祸瘫痪的儿童进行干细胞修复,但他有关于细胞的研究成果全部属于造假。
D. 目前科学家还远未弄清人类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各种细胞的机制以及如何防止它转化为癌细胞的问题。
[单项选择]美国和乌干达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能够用前肢攀援的类人猿早在2*对第一段中“这一时间早于古人类学家以前的估计”分析正确的是 ( )
A. 类人猿出现在非洲大陆上的时间是距今2 000万年以前,早于科学家们在得出此结论之前的估计
B. “这一时间”指的是距今2060万年,它早于古人类学家在1961年至1965年考查乌干达后得出的结论
C. “古人类学家以前的估计”指的是1961年至1965年间,古人类学家们在乌干达考查得出的结论
D. “这一时间”说的是距今1 000万年到2 500万年的两个遗志,它早于古人类学家以前的估计
[单项选择]物种灭绝是大自然的规律。据科学家估计,在人类使用最原始的工具以前,地球上曾经存在的物种就已经灭绝了大半。大自然的这种不断产生和消灭物种的恒常过程被那些指责人类因使用技术而影响了环境,并由此而造成新近的物种灭亡的人所忽视。这些人必须明白,现代灭绝的物种即使没有人类技术的应用也会灭绝。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论证中所存在的漏洞
A. 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目前尚未灭绝的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B. 错误地假设技术的应用不会导致任何环境上的破坏。
C. 没有提出明确的证据表明现代灭绝的物种与在没有人类技术存在的情况下将会灭绝的物种是同样的。
D. 没有考虑到存在着还没有被科学家区分和研究过的物种。
E. 只引证了那些半数以上曾经存在的物种已经灭绝的理论的科学家的观点,而没有提到任何一个不支持这一理论的科学家。
[单项选择]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美国科学家们近日首次拍摄到了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人体内的扩散,他们发现HIV病毒以一种先前未知的方式从感染细胞转移到健康细胞。这是科学家们在了解HIV扩散过程方面所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感染HIV病毒的克隆分子,并将一个蛋白插入其遗传编码,此克隆病毒暴露在蓝光下即可发出绿光。这使科学家们可在数字视频设备上看到这些细胞,并捕获感染HIV的T细胞与未感染细胞进行互动的方式。他们指出,当被感染细胞接触到健康细胞时,它们之间就会建立起一座称为病毒突触的“桥梁”。这样,研究人员就能观察到绿色荧光病毒微粒向突触移动并进入健康细胞。
此项研究揭示,病毒蛋白正是这样通过突触聚集而进入未感染细胞的。本研究的研究人员称,此项发现或许可以解释艾滋病疫苗的开发为什么至今都不太成功,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创建出对抗HIV和艾滋病的新治疗方案。该研究的研究人员认为:“我们对此种转移模式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有机会搞清楚如何来阻断HIV和艾滋病的扩散。”
数十年来,人们一直相信,HIV主要通过自由流动粒子在身体内进行扩散,这些粒子可将自身附着在一个细胞上,接管其复制机制,然后制作出自己的诸多副本。2004年,科学家就发现,HIV在细胞间的转移可通过病毒突触发生,但是他们无法了解为何这一过程在病毒扩散中如此有效。基于此,以前开发HIV疫苗的努力都集中在启动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自由流动病毒蛋白。
新的视频显示,HIV可通过在细胞间直接转移来规避识别。该研究的研究人员说,他们正在开发可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含有病毒突触格式蛋白的疫苗及以突触形成所需因子为靶标的抗病毒药物。他们认为,经由病毒突触的“T细胞——T细胞”直接转移是HIV病毒感染的一个高效途径,这也许是最主要的传播模式。感染HIV的T细胞与正常细胞如何进行交互______。
A. 通过绿色荧光
B. 通过病毒突触
C. 通过病毒蛋白质
D. 通过自由流动粒子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