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1 03:00:33

[简答题]《大明律·名例律》规定:“凡律自颁降日为始,若犯在已前者,并依新律拟断。”其注云:“此书信犯罪在先,颁律后事发,并依新定律条拟断,盖遵王之制,不得复用旧律也。”
请说明其基本含义,并从法律适用原则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一规定的历史背景及主要目的。

更多"《大明律·名例律》规定:“凡律自颁降日为始,若犯在已前者,并依新律拟断"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大明律·名例律》规定:“凡律自颁降日为始,若犯在已前者,并依新律拟断。”其注云:“此书信犯罪在先,颁律后事发,并依新定律条拟断,盖遵王之制,不得复用旧律也。” 请说明其基本含义,并从法律适用原则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一规定的历史背景及主要目的。
[简答题]《大明律·名例律》规定:“凡律自颁降日为始,若犯在已前者,并依新律拟断。”其注云:“此书言犯罪在先,颁律后事发,并依新定律条拟断,盖遵王之制,不得复用旧律也。” 请说明其基本含义,并从法律适用原则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一规定的历史背景及主要目的。
[简答题]《大明律·名例律》规定:“凡律自颁降日为始,若犯在以前者,并依新律拟断。”其注云:“此书言犯罪在先,颁律后事发,并依新定律条拟断,盖遵王之制,不得复用旧律也。”
请说明其基本含义;并从法律适用原则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一规定的历史背景及主要目的。
[单项选择]“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此规定针对的中国古代法律是()。
A. 唐律
B. 大明律
C. 大诰
D. 大清律例
[判断题]《法经》中的“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后来的名例律。
[简答题]

《唐律疏议·名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简要回答其含义。


[简答题]简述《唐律疏议名例》规定的“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主要内涵。
[判断题]《法经》中的《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无后来的名例律。 ( )
[简答题]《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年70以上,15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但犯加役流、反逆缘坐流、会赦犹流者,不用此律;至配所,免居作)。80以上,10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有官爵者,各从官当、除、免法);余皆勿论。90以上,7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缘坐应配没者不用此律)……诸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犯罪时幼小,事发时长大,依幼小论。”
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唐朝的什么刑法原则请分析该刑法原则的历史沿革。
[简答题]《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等者从一。若一罪先发,已经论决,余罪后发,其轻若等,勿论;重者更论之,通计前罪,以充后数。”
请分析材料并结合中国法制史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原则 其内涵是什么
(2)上述原则一般适用于何种情形
(3)唐朝此原则与现代刑法中的哪一原则相似
(4)此原则有何意义和作用
[简答题]《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等者,从一。若一罪先发,已经论决。余罪后发,其轻,若等,勿论;重者更论之,通计前罪,以充后数。”
该段文字反映了唐朝什么刑法原则
[单项选择]《唐律·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关于唐代类推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类推是适用法律的一般形式,有明文规定也可“比附援引” 
B. 被类推定罪的行为,处罚应重于同类案件 
C. 被类推定罪的行为,处罚应轻于同类案件 
D. 唐代类推原则反映了当时立法技术的发达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