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中国文学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8 18:02:24

[单项选择]教材指出: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说,而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
A. 如何运用新兴的五言诗的形式来写作
B. 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
C. 如何吸收并运用四言诗“文约义广”的经验来写作
D. 如何学习并灵活运用《诗经》和《楚辞》的语言形式来写作

更多"教材指出: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说,而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的相关试题:

[填空题]教材指出“()”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里表露的比较重要的诗论思想。在他之前,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也有过相似之论。
[名词解释](钟嵘的)“滋味”论
[填空题]教材指出: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提出了“()”说,这是他以()喻诗的核心内容。
[简答题]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简析司空图“韵味”说对钟嵘《诗品》“滋味”说的继承、发展和深化。
[单项选择]教材指出: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时()
A. 比和兴
B. 情和景
C. 清和远
D. 善和美
[填空题]()原指味觉上的综合快感,后来引申为审美快感,进入文艺领域。嵇康首先把滋味引入艺术理论。钟嵘是第一个把滋味当作诗歌艺术的审美标准的。
[单项选择]教材指出:《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A. 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 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 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
D. 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得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
[填空题]教材指出:王士禛认为()和()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填空题]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见诸其所著的诗论专著《()》,其文论思想的核心,教材认为是“()”。
[填空题]教材指出:《庄子》祟尚()、反对(),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单项选择]教材指出:韩愈提出了“气盛言宜”论,所谓“气盛”是指作家()。
A. 仁义道德修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
B. 高尚的仁义道德修养而形成在作品中的刚柔相济之气
C. 高尚的道德修而体现在作品中的充沛的阳刚之气
D. 创作的作品具有雄伟而磅碍的、不可阻挡的气势
[填空题]教材认为:“兴趣”是“兴”在古典诗论里的一种发展,它与钟嵘所说的“()”。司空图所说的“()”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
[填空题]教材指出:严羽强调学诗要以“()”为主,就是说诗人要有高度的审美判断力。
[填空题]钟嵘在《诗品序》中指出:诗歌既是人的“()摇荡”的产物,又可以反作用于的“()”,使之受到陶冶感化。
[填空题]教材指出:叶燮把创作分成“在()者”即创作客体与“在()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单项选择]教材指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A. 读者之意
B. 作品之意
C. 作者之意
D. 古人之意
[填空题]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说。
[单项选择]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里。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
A. 反映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
B. 反映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
C. 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D. 美是根本的,朴素是首要的
[填空题]教材指出:谢榛认为诗有()、()、()、()四格。这四格其实就是诗歌的四种审美类型。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