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工程水文学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12 20:55:19

[单项选择]测深垂线处的河底高程()。
A. 用水准仪测量
B. 用水位减水深计算
C. 用超声波测量
D. 用水尺施测

更多"测深垂线处的河底高程()。"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大断面测量记载中,()测量需要记录水位观测、垂线起点距及水深测量数据,计算垂线河底高程。
A. 水下和陆地部分
B. 岸上部分
C. 水下部分
D. 未测部分
[判断题]同一测深垂线,水面流速最大,河底流速最小。
[单项选择]大断面水下部分测量成果整理时,当测深过程中水位变化()cm时,各垂线位置的河底高程,可用其同一岸的开始和终了的平均水位减去水深而得。
A. <10
B. ≤5
C. <15
D. ≤20
[单项选择]测深垂线的起点距是指该垂线至()。
A. 基线起点桩之间的水平距离
B. 基线上起点桩之间的斜线距离
C. 河岸的水平距离
D. 河岸的斜线距离
[单项选择]大断面水下部分测量成果整理时,水位变化()cm时,各垂线位置的河底高程,应为每条垂线施测水深的时间所相应观测的水位值减去实测水深。
A. >1
B. ≥2
C. >5
D. ≥3
[单项选择]在流量测验中,水边至第一条测深垂线间的平均水深的计算,不正确的是()。
A. 斜坡岸边,水边的水深记为“0”,与第一条测深垂线的水深做算术平均
B. 陡岸边,水边水深应实际测量,然后与第一条测深垂线的水深做算术平均
C. 斜坡岸边,以第一条测深垂线水深的一半作为其平均水深
D. 陡岸边,水边水深应实际测量,并以此水深作为其平均水深
[单项选择]在一次流量测验中,某相邻两条测深垂线间的平均水深是12.4m,其中的一条垂线水深为10.0m,则另一条垂线水深为()。
A. 14.8
B. 11.2
C. 7.6
D. 12.4
[单项选择]在一次流量测验中,若相邻两条测深垂线的水深分别为5.0m和4.35m,则这两条垂线间的平均水深是()。
A. 4.675m
B. 4.67m
C. 4.68m
D. 4.7m
[单项选择]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
A. 高差
B. 落差
C. 纵比降
D. 高程
[单项选择]水位—流量关系点据分布中的突出点在()方面产生的原因可能有,测深垂线过少或分布控制不良,测船离开断面,浮标测流借用断面不当等。
A. 流速测验
B. 断面测量
C. 水位观测
D. 流量控制
[单项选择]在一次流量测验中,左岸为坡岸,水边起点距为25m,自左岸开始第一条测深垂线起点距为60m,水深1.66m,则该岸边部分的面积为()m2
A. 49.8
B. 58.1
C. 41.5
D. 29.0
[单项选择]裁弯取直工程引河的河底高程,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必须挖至()标准高程。
A. 适当
B. 枯水位
C. 地下水位
D. 通航
[单项选择]大断面水下测量时,测时水位与河底高程的高差为()。
A. 水深
B. 水的密度
C. 水的高程
D. 水面高差
[单项选择]水文河道纵断面测量由水位和水深计算河底高程,确定最大水深处、流速中泓高程及河床()。
A. 峰点
B. 谷点
C. 平直点
D. 转坡点
[简答题]计算题:已知某一测深垂线上,v0.2=8m/s,v0.6=5m/s,v0.8=2m/s,利用三点法计算平均流速。
[单项选择]在河流主槽的河底高程和水面线发生较大变化时应进行()测量。
A. 测站地形
B. 基本断面
C. 浮标断面
D. 纵断面
[单项选择]水文大断面图是根据()测量成果,以各垂线的高程为纵坐标,起点距为横坐标绘制。
A. 地形点
B. 水下
C. 岸上
D. 岸上和水下
[单项选择]深泓河底线是由测量河段内相邻()上河底高程的最低点的连线。
A. 水文站
B. 水位站
C. 横断面
D. 地形点
[单项选择]某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为10m,河长为1000m,河段纵比降为()。
A. 1%o
B. 10%o
C. 10%
D. 5%o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